香血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血藤,中藥名。為五味子科植物紅花五味子Schisandrarubriflora(Franch.)Rehd.etWils.的藤莖。分布於湖北、四川、雲南、西藏。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性關節炎。[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香血藤
漢語拼音:Xiānɡ Xuè Ténɡ
別名:紅血藤、澱澱藤、過山龍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主治: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香血藤
拼音名:Xiānɡ Xuè Ténɡ
別名: 紅血藤、澱澱藤、過山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hisandra rubriflora(Franch.)Rehd.etWils.[S.chinensisvar.rubriflora Franch.]
來源
藥材基源:為五味子科植物紅花五味子的藤莖。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采,切片,曬乾。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2500-3400m的山地雜木林中。
原形態
落葉木質藤本。幼枝紫色或褐色,有棱,老枝灰褐色,近圓柱形。葉柄長1-3cm;葉片倒卵形或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4-)6-15cm,寬(2-)3-7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明顯的腺狀鋸齒或有時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或蒼白色,網脈明顯在下面凸起。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單生或2-3朵簇生,深紅色,直徑2-3cm,花被5-8,排成2-3輪;雄蕊40-60,着生於長橢圓形花托上,排成4-7列;雌蕊心皮60-100。聚合果果序軸粗壯,直徑6mm,長9-18cm,小漿果成熟時球形,紅色。種子2,腎形,種皮光滑。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性味
辛;性溫
功能主治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主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