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香薷散
|
|
|
求真百科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香薷散,中醫方劑名。為祛暑劑,具有祛暑解表,化濕和中之功效。主治陰暑。惡寒發熱,頭痛身重,無汗,腹痛吐瀉,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脈浮。臨床常用於治療夏季感冒、急性胃腸炎等屬外感風寒夾濕證者。
中文名 香薷散 功 用 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 治 陰暑 分 類 祛暑劑-祛暑解表 出 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濕阻,易豆為花加銀翹,新加香薷化濕阻。
組成
用量
香薷500g,白扁豆250g,厚朴250g。
用法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吃二服,不拘時候。
功用
祛暑解表,化濕和中。
主治
陰暑。惡寒發熱,頭痛身重,無汗,腹痛吐瀉,胸脘痞悶,舌苔白膩,脈浮。
方義
本證多由暑月外感於寒,內傷於濕所致,治療以祛暑解表,化濕和中為主。外感寒邪,腠理閉塞,故見惡寒發熱、頭痛頭重、脈浮等表症。飲食生冷,濕傷脾胃,氣機不暢,故見胸悶泛惡、四肢倦怠,甚或腹痛吐瀉。方中香薷辛溫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濕,是夏月解表之要藥,李時珍稱其「猶冬月之麻黃」,為君藥;厚朴苦辛而溫,行氣除滿,燥濕行滯,為臣藥;更用甘平之扁豆以消暑和中,兼能化濕,為佐使藥。
運用
本方用於陰暑證,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頭痛身熱,無汗,腹痛吐瀉,舌苔白膩,脈浮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若兼內熱者,加黃連以清熱;濕盛於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濕和中;素體脾虛,中氣不足者,加人參、黃芪、白朮以益氣健脾燥濕。
禁忌
若屬表虛有汗或中暑發熱汗出、心煩口渴者,不宜使用。
附註
附方
新加香薷飲
組成
香薷、銀花、厚朴、扁豆花、連翹。
用量
香薷6g,厚朴6g,扁豆花9g,連翹6g,銀花9g。
用法
水煎服。水五杯,煮取兩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後服,不汗再服,服盡不汗,再作服。
功用
祛暑解表,清熱化濕。
主治
暑溫初起,復感風寒。證見惡寒發熱,無汗,心煩面赤,口渴,苔白,脈右洪大左反小者。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香薷散與新加香薷飲,兩者均以辛溫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濕。但香薷散藥性偏溫,主治暑令感寒夾濕之證,必見惡寒無汗者;而新加香薷飲則藥性偏涼,主治暑溫兼濕,雖亦惡寒無汗,但有口渴面赤。
重要文獻摘要
①《太平惠民合劑局方》:「治臟腑泠熱不調,飲食不節,或食腥、生冷過度,或起居不節,或路臥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令真邪相於,腸胃虛弱,因飲食變亂於腸胃之間,便致吐利,心腹疼痛,霍亂氣逆。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利者,有吐利俱發者,有發熱頭痛,體疼而復吐利虛煩者,或但吐利心腹刺痛者,或轉筋拘急疼痛,或但嘔而無物出,或四肢逆冷而脈欲絕,或煩悶昏塞而欲死者,此藥悉能主之。」
②張秉承《成方便讀》卷3 :「治夏月傷暑感冒,嘔吐泄瀉等證。此因傷暑而兼感外寒之證也。夫暑必夾濕,而濕必歸土,乘脾則瀉,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嘔、泄之證,以濕盛於內,脾胃皆困也。此方以香薷之辛溫香散,能入脾肺氣分,發越陽氣,以解外感之邪;厚朴苦溫,寬中散滿,以祛脾胃之濕;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
參考資料
1. 太平惠民合劑局.《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7月
2. 張秉成.《成方便讀》: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03月
3.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年9月
4. 汪昂.《湯頭歌訣》: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9月[1]
目錄
參考文獻
- ↑ 中醫治「外寒里濕」的拿手方子!寒氣+濕氣,三味藥掃淨,請學習,騰訊網 2020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