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香文化與中國歷史的發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香文化與中國歷史的發展
圖片來自網易首頁網

香文化與中國歷史的發展,香文化在中國歷史文化的漫長發展進程中,圍繞不同香氣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對香的不同需求,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香的製作工藝、器具、配伍與使用規範乃至對從事者的服飾禮儀等諸多方面的制度規定等等,都形成了具有中華民族深刻烙印的精神氣質、民族傳統、美學觀念、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和世界觀等一系列的物品、技法、民俗習慣、制度與觀念。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香道文化。

原文

  隨着歷史的進步,香也從最初的帝王將相的專屬逐步走向平民階層,並在民間發展傳承。香文化也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香文化的歷史發展;香料的生產、炮製與配伍;香品的開發;香器與香具的製作、使用禮儀規範;香文化與宗教文化;香文化與各類文學文藝作品等等,不一而足。

  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而香文化則更為久遠。有史料可考,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人就以燃燒木柴和其他祭品的方式來祭祀天地諸神。從近幾十年的考古發現的各類文物(如陶熏爐)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經使用香品了。作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柴」字,指「手持燃燒的祭禮」,堪稱祭祀用香的形象註解。

  人類好香為天性使然,從現存的史料來看,中國向文化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肇始於春秋、成長於漢、完備於唐、鼎盛於宋。中華民族歷經千年風雨,香文化伴隨民族的發展,留給後人的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古代君子有四雅——斗香、品茗、插花、掛畫。其中以對香品的熟練掌握為最。中國文人多愛香,而且從古至今都是香文化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對於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發展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很多的文學典籍文藝作品中都有一種「博山雖冷香猶存」的內涵,讓人參之不盡、悟之深刻。

  文人用香大約至唐宋時期非常普及,讀書以香為友,獨處以香為伴,衣物必以香薰,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飾其莊嚴,松閣之下以香展其儒雅;調弦撫琴,以清香一注佐其心志導其韻;品茗論道、書畫會友無不以香為聚。生活上,書中置芸香草避蟲而有「書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樹皮作紙而有「香紙」,凡此種種。

  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也不乏香之蹤跡。如楊廷秀的《焚香詩》,詩云:

  琢瓷作鼎碧於水,削銀為葉輕似紙;

  不文不武火力勻,閉閣下簾風不起。

  詩人自炷古龍涎,但今有香不見煙;

  素馨欲開茉莉折,底處龍涎示旃檀。

  平生飽食山林味,不柰此香殊嫵媚;

  呼兒急取蒸木犀,卻作書生真富貴。

  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就以華美的辭藻描繪出遍地奇芳、令人神往的眾香世界;李煜的「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王維的 「少兒多送酒,小玉更焚香」和「藉草飯松屑,焚香看道書」;杜甫的「麒麟不動爐煙上,孔雀徐開扇影還」和「香飄合殿春風轉,花覆千官淑景移」;李白的 「香亦竟不滅,人亦竟不來。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和「焚香入蘭台,起草多芳言」;白居易的「閒吟四句偈,靜對一爐香」和「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熏籠坐到明」;劉禹錫的「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和「博山爐中香自滅,鏡奩塵暗同心結」;李商隱的「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和「謝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爐更換香」;溫庭筠的「香兔抱微煙,重鱗疊輕扇」和「香作穗,蠟成淚,還似兩人心意」。與香有關的詩詞歌賦比比皆是。

  同樣的,歷代文人中,也不乏制香的高手,如王維、李商隱、傅咸、傅元、黃庭堅、朱熹、蘇東坡等。蘇東坡即有「子由生日,以檀香觀音像及新合印香銀篆盤為壽」作為生日禮品的記錄。僅文人墨客因對香品的喜愛而自行配製的「梅花香」配方,流傳至今的就有近百種;「龍涎香」則有五十餘種。文人相聚,能有自製的好香是一種榮耀。而且,許多香還要引經據典,甚至配以詩詞。雅士制香,附庸風雅者人數更眾,其它各業人士為示其風雅,也紛紛加入到這個行列之中,香的使用,逐漸成了全民的習俗。制香業也迅速發展起來了。[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