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首烏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首烏藤 原圖鏈接

首烏藤 首烏藤別名夜交藤、鐵稱砣、何相公、棋藤,呈長圓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長短不一,直徑4~7mm。表面紫紅色至紫褐色,粗糙,具扭曲的縱皺紋,節部略膨大,有側枝痕,外皮菲薄,可剝離。質脆,易折斷,斷麵皮部紫紅色,木部黃白色或淡棕色,導管孔明顯,髓部疏鬆,類白色。無臭,味微苦澀。[1]

形態特徵

首烏藤多年生草本,塊根肥大。莖纏繞,多分枝,下部稍木質化,上部較細,有時呈淡紅色,具縱條紋,中空,無毛。首烏藤葉卵狀心形,長4~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全緣,兩面較粗糙,無毛。托葉鞘短筒狀,膜質,無緣毛,常早落。首烏藤花痛圓錐狀,頂生或腋生,開展,結果時長可達30厘米,苞片卵形,中部綠色,邊緣膜質透明,無毛,苞片內生白色小花2~4朵,花被5深裂,不等大,結果時外輪3片增大、肥厚,背部生寬翅,翅下延至花梗的節處,雄蕊8,短於花被,花柱3,柱頭頭狀,瘦果3棱形,黑色,具光澤,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花期6~9月,果期8~10月。[2]

生長環境

首烏藤生于山坡、石縫、林下、草坡、路邊、山坡石隙隙及灌木叢中,分布於華東、中南及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長江以南、陝西、甘肅、台灣、四川、貴州、雲南等地。[3]

功效與作用

首烏藤具養血安神,祛風通絡,用於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養心,通絡,治失眠,勞傷,多汗,癰疽,瘰癧,風瘡疥癬,外治皮膚瘙癢。[4]

相關配伍

治虛煩失眠多夢:首烏藤30克,水煎服。

治皮膚瘙癢:首烏藤、蒼耳子各適量,煎水外洗。

治腋疽:首烏藤、雞屎藤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治徹夜不寐,間日輕重,如發瘧:首烏藤(切)四錢,真珠母八錢,龍齒二錢,柴胡(醋炒)一錢,薄荷一錢,生地六錢,歸身二錢,白芍(酒炒)一錢五分,丹參二錢,柏子仁二錢,夜合花二錢,沉香五分,紅棗十枚。水煎服。
[5]

種殖技術

首烏藤扦插條的採集採集時間:春季育苗在3~5月份採集;秋季育苗在7~10月份採集;採集方法:選優良、健壯的何首烏植株作採集母株,同時剔除病株和弱株;用鐮刀將架上各相連的嫩枝部分割斷,剔掉嫩枝及細小的分枝,留下木質化和半木質化的一年生莖藤,從莖藤地上5cm處割斷;小心地拆開竹架,連同莖藤一起帶到平坦蔭涼處;從竹架的下部,小心地解開莖藤,同時按規格用不鏽鋼剪刀剪取扦插條,扦插條長15cm~20cm,每棵留2~3個節,上切口平滑,距上節芽頭3cm~4cm,下切口斜面平滑,距下節芽頭向下2cm,綑紮成把,下端要求平齊,待消毒後扦插。在扦插前用750倍50%可濕性多菌靈溶液浸沒消毒5秒鐘左右,瀝乾;扦插:在整好的廂面上,開橫溝,溝距8cm、溝深8cm。苗期管理露地育苗,應蓋小拱膜。大棚育苗也應注意保持棚內苗床的濕度和溫度;溫度:保持膜內溫度18℃~27℃,高於30℃時,揭膜通風降溫,持續高溫時搭遮陽網遮蔭;濕度:發芽前保持足夠的水分,及時澆水;發芽長葉後,控制水分,生根長葉後,視土壤墒情每5~10天澆噴水一次;除草:從扦插後見草即除。[6]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