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餞潘吳二察院去國五首·誰新白屋當靈鷲

餞潘吳二察院去國五首·誰新白屋當靈鷲》是南宋名臣劉黻的作品之一。

劉黻(fu),字聲伯,又字質翁,號蒙川,樂清大橋頭人(今石帆大界村)。黻(fu)淳祐十年(1250)試入太學,秉性剛直,關注國事,評論時政流弊,觸忤權奸,因丁大全謀奪董槐相位[1],與同捨生陳宜中、黃鏞、林則祖、曾唯、陳宗六人伏闞上書攻丁大全,結果削去學籍,送南安軍,流放橫浦。開慶六年(1259)丁大全罷貶,黻(fu)被召還廷試,由舍選登景定三年(1262)方山京榜進士。此後由昭慶軍節度掌書記,擢監察御史,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慶元府事,累宮至吏部尚書,封樂清開國男。

餞潘吳二察院去國五首·誰新白屋當靈鷲

目錄

史載

咸淳十年(1274),母喪解官還鄉家居。德祐二年(1276),南宋亡。陳宜中[2]陸秀夫、張世傑等圖謀恢復,擁廣、益二王由「溫州入海,以兵迎黻(fu)共政」。黻(fu)年已花甲,決然攜夫人上路,然壯志未酬,至惠州羅浮,以病卒,春秋六十,諡忠肅。《宋史·劉黻(fu)傳》贊黻(fu) 「分別邪正,侃侃敢言,亦難能者」。

《宋史·劉黻(fu)傳》里提及:劉黻(fu)放逐之時,歸別其母。解氏曰:「為臣死忠,以直被貶,分也」。劉黻(fu)在《祭母昌元郡夫人文》中也說到此事:「觸黨禍流落瘴地,吾母雖勉,而亦不能不旦旦以自苦。」由此可見解氏是位賢明的母親,品德可貴。解氏卒於「甲戌六月十七日」這個《母昌元郡夫人解氏墓誌》有記載。慈濟橋建於「咸淳十年六月」,即甲戌六月,是她一生中最後為地方所做的益事。

視頻

餞潘吳二察院去國五首·誰新白屋當靈鷲 相關視頻

紀念劉黻誕辰800周年 暨石帆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
宋朝詩詞對後世影響之大,此人可記第一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