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草家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食草家族》是莫言1987至1989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當代漢語文學中將荒誕與魔幻發展到極致的長篇力作,同時也是一部充分表達莫言「食草哲學」、對大自然的敬畏與膜拜、對性愛與暴力的看法的作品。 小說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生活在貧瘠而富饒的土地上的世世代代人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歷史與現實,人文與自然,視覺、味覺、觸覺與魔幻荒誕的想象,濃墨重彩的細節與天馬行空的抒寫,在這部奇特的作品中達到渾然一體的融合。小說由五個中篇長度的故事和一個短篇故事組成,每個故事在形式上各自獨立,但是內在精神上卻互為一體。 這本書是莫言肆意揮灑他的奇崛想象力的長篇小說,堪稱漢語文學中將荒誕魔幻發展到極致的作品;同時也是一部充分體現莫言的世界哲學的作品。小說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了生活在貧瘠而又富饒的土地上的祖先們與大自然的關係。歷史與現實,人為與自然,視覺、味覺、觸覺與魔幻荒誕的想象,濃墨重彩與天馬行空的抒寫,在這部作品中渾然一體,令人驚嘆。 作者在前言中也說,這本書表達了他渴望人類可以通過吃草淨化心靈的強烈願望,對大自然的敬畏和膜拜,對蹼膜的恐懼,對性愛和暴力的看法,對傳說和神話的理解。書中主要寫了六個夢,這六個夢是極其荒誕和密切關聯的,主要描寫高密東北鄉食草家族的歷史和生活,主要通過夢境來展現。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山東高密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着懷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他的《紅高粱》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1981年 開始創作生涯。迄今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蔔》、《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雙月刊《蓮池》第5期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蓮池》第二期發表短篇小說《丑兵》、第五期發表短篇小說《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蓮池》二期發表短篇小說《售棉大路》並被 《小說月報》轉載。秋,在 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參加文學活動發言照片 《蓮池》五期發表短篇小說《民間音樂》,此文得到老作家孫犁賞識。孫在一篇短文中說這篇小說有一種空靈之感 。 1984年春,在《長城》雙月刊二期發表小說《島上的 ……

內容預覽

第二天凌晨太陽出土前約有十至十五分鐘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開墾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殘冬和初春的記憶淡漠。荒地上雜草叢生,草黑綠、結實、枯瘦。輕盈的薄霧迅速消逝着。儘管有霧,但空氣還是異常乾燥。當一隻穿着牛皮涼鞋和另一隻穿着羊皮涼鞋的腳無情地踐踏着生命力極端頑強的野草時,我在心裡思念着一個剛剛打過我兩個耳光的女人。我百思難解她為什麼要打我,因為我和她素不相識,她打我之前五十分鐘我在「太平洋冷飲店」北邊的樹蔭下逐一看着掛在低垂的樹權上的鳥籠子和籠子裡的畫眉,鳥籠子大同小異,畫眉也大同小異,籠子的布罩都是深色的。畫眉在惱怒的鳴叫過程中從不進食和排泄,當然更加無法交配。這是我自從開春以來一直堅持觀察畫眉得出的結論。在過去的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