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之穀物-玉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米較為可口,含有豐富的可產生能量的碳水化合物(澱粉)和脂肪,其脂肪含量比水稻、小麥高。[1]

玉米蛋白質含量較低(8%-11%)、質量也較差(賴氨酸與色氨酸的含量特別低);而且缺乏礦物質,特別是鈣和煙酸。

營養價值

白玉米的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前體)含量也很低,另外、添加維生素A後,白玉米和黃玉米的營養價值是相同的。但黃玉米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會隨儲存時間的增長而下降,儲存一年會損失原維生素A含量的25%,兩年會損失50%。[2]

對疾病和健康的影響

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3]

玉米油長壽、美容的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的作用。

玉米有調中開胃及降血脂的功效。玉米須有利尿降壓、止血止瀉、助消化的作用。

玉米油能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生,中美洲印第安人不易患高血壓與他們主要食用玉米有關。

飲食宜忌

吃玉米時應把玉米里的胚尖全部吃進去,因為玉米的許多養分都集中在這裡。[4]

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色氨酸,單一食用玉米易發生糙皮病,所以宜與豆類食品搭配食用。

玉米熟食更佳,烹調儘管使玉米損失了部分維生素C、但提高了抗氧化劑的活性。

玉米發霉後能產生致癌物,發霉玉米絕對不能食用。[5]

選購、保存和食用的方法

選購玉米時,注意顆粒的大小、色澤、質地和味道。

玉米需要常溫儲存在乾燥、通風的環境下。

以玉米為主料製成的食品多達800多種,包括玉米片、玉米粉、玉米楂、玉米澱粉、玉米油、爆米花、啤酒、糖果、油酥等。

相關食譜、食物搭配

金色角狀通心粉

松仁玉米粒 原圖鏈結

用玉米粉、大豆粉和小麥粉製成的通心粉、可以代替作為主食的普通通心粉製品,其蛋白質質量與牛奶蛋白質相當,避免了玉米的賴氨酸、色氨酸缺乏。
松仁玉米粒

將玉米粒、松仁和豌豆一起炒熟即可。該菜相配合理,營養更全面。
肉蓉玉米羹

肉蓉玉米羹 原圖鏈結

牛肉100克、玉米1罐、雞蛋1個、鮮牛奶100克、油、精鹽、水澱粉適量。

牛肉去筋洗乾淨,剁成細末;雞蛋磕在小碗內打爛備用。炒鍋放旺火上,下油燒熱,放牛肉末炒散,加水、鮮牛奶、玉米,燒沸時,即下水澱粉推勻,再將雞蛋液徐徐淋入、邊淋邊用勺推動,淋完推勻盛大碗內。

注意:牛肉末不宜久煮。以保鮮嫩;鮮奶不宜太多,水澱粉下鍋後應立即攪動,勿使之結團。

該羹稠而不黏,肉末鮮嫩,乳香濃郁,略有甜味,味道清淡。

營養成分含量(每100克中)

三大營養素 礦物質 維生素
熱量 196 (千克) 鈣 1 (毫克) B1 0.21 (毫克)
蛋白質 4 (克) 鐵 1.5 (毫克) B2 0.06 (毫克)
脂肪 2.3 (克) 磷 187 (毫克) B6 0.11 (毫克)
碳水化合物 40.2 (克) 鉀 238 (毫克) E 1.7 (毫克)
膽固醇 無 鈉 1.1 (毫克) 泛酸 1.9 (毫克)
膳食纖維 10.5 (克) 銅 0.25 (毫克) 煙酸 1.6 (毫克)
鎂 96 (毫克) A 63 (微克)
鋅 0.9 (毫克) B12 15 (微克)
硒 1.63 (微克) 生物素 216 (微克)
葉酸 12 (微克)
胡蘿蔔素 0.34 (毫克)
K 1 (微克)


適合人群: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視頻

參考來源

  1. 於康(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 《食物是最好的醫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12-01. 
  2.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它起源於美洲,13世紀時,在美國西部西南部和墨西哥,玉米就意味着生命本身,培育玉米是種崇拜的表現,從出生到死亡,其經濟、社會和宗教活動均與種植玉米有關。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歐洲人才認識了玉米。在早年的英國移民中,玉米的重要性從小就灌輸到每個在校兒童中。是玉米使他們在極困難的時候免於飢餓,殖民開拓者經常把玉米當錢用。在我國,有些地區以它當主食。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常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3. 國家體育總局
  4. 夏季喝玉米粥好處有哪些
  5. 糙皮病(賴皮病)又稱玉蜀黍皮疹,與煙酸缺乏有關,流行在以玉米或高粱為主食的地區。因為人從食物中獲取煙酸和色氨酸,後者在體內轉化為煙酸。但玉米和高粱中的煙酸以結合形式存在,不能被人體所利用,同時色氨酸含量又低,因此,導致煙酸缺乏。煙酸在體內參與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分解與組織呼吸,其含量不足可致代謝紊亂,表現為腹瀉(Diarrhca)、痴呆(Dementla)、皮炎(Dermatits)、因此又稱為「3D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