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顏率兒童之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顏率兒童之見》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隨筆》卷九。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原文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顏率請借救於齊。乃詣齊王許以鼎。齊為發兵救周,而秦兵罷。齊將求鼎,周君又患之。顏率復詣齊曰:「願獻九鼎,不識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將寄徑於梁、於楚,率皆以為不可,齊乃止。《戰國策》首載此事,蓋以為奇謀。予謂此特兒童之見爾!爭戰雖急,要當有信。今一紿齊可也,獨不計後日諸侯來伐,誰復肯救我乎?疑必無是事,好事者飾之乎,故《史記》、《通鑑》皆不取。

譯文

秦國發動軍隊逼近成周城下,索求象徵王權的九鼎,周王對此感到憂慮。顏率請求允許他到齊國去借救兵,於是到齊王那兒許諾把鼎給齊國。齊國為此派兵救周,而秦國也就罷兵了。齊國打算索求九鼎,周君又對此感到擔憂。顏率又到齊國去說:「我們願意獻出九鼎,不知道該從哪條路送到齊國去呢?」爭戰雖然緊急,但重要的應當是信義。現在欺騙齊國一次可以,為什麼不考慮將來各諸侯國來征討的時候,誰又肯救助自己呢?我懷疑一定沒有這種事,這不過是好事的人假託矯飾的故事罷了,因此《史記》、《通鑑》都不採用。

作者簡介

洪邁(1123~1202年),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南宋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學士、資政大夫、端明殿學士,宰執、封魏郡開國公、光祿大夫。卒年八十,諡「文敏」。配張氏,兵部侍郎張淵道女、繼配陳氏,均封和國夫人。南宋著名文學家[2]。主要作品有《容齋隨筆》《夷堅志》。

視頻

顏率兒童之見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

  1. 困學紀聞,古詩文網
  2. 洪邁—南宋著名文學家,搜狐,201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