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頤和園八大不可思議中國最早的主題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頤和園

來自網絡的圖片

頤和園八大不可思議中國最早的主題公園頤和園是乾隆皇帝為其母親祝壽而修建的皇家園林。1860年遭戰火破壞,後經慈禧修復,許多建築的外形與功能已經與最初的設計大不相同。那麼頤和園的老樣子和現在有什麼不同?這些改動中又蘊涵了哪些秘密?接下來就讓咱們一起走進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說到這頤和園,估計多數人都不陌生,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在乾隆十六年也就是1751年的時候,乾隆的母親孝聖憲皇后要過六十歲生日。乾隆為了給母親慶祝六十大壽,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把原來的瓮山和西湖加以改造。瓮山就是現在的萬壽山,而西湖就是現在的昆明湖[1]

當年的瓮山可不像今天這麼漂亮,只是一個什麼也不長的,光禿禿的荒山。西湖原來的形狀也不是今天的樣子,當時看上去像半個月亮,而它的位置是在山的左面,並沒有像今天的昆明湖幾乎包圍了萬壽山。所以從園林的角度來講,這個地方並不是理想的場所。因此在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就是1749年的冬天,乾隆就動員民工挖湖,把原來西湖的面積擴大。最早的西湖東邊還有一道西堤,等到擴建的時候就把西堤中間的一部分,也就是現在南湖島的那部分留了下來,而其他的部分全部被挖掉了。就這樣一直往東開拓,拓到現在的東堤。從此這個湖的形狀也變了,由最開始的月牙變成了一個桃形,有點仿照西湖的樣子了。這湖裡挖出的土就被堆在了萬壽山上,山的形狀也變了。原本什麼都不長的荒山,被加上土以後又進行了綠化,這就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萬壽山

等到了乾隆十五年的時候,也就是1750年,太后生日的前一年,乾隆命人開始在萬壽山的南面動工。經過這次改造以後乾隆把當初的瓮山正式改名為萬壽山,為什麼改為萬壽山呢?當然是寓意母親萬壽無疆。然後又在萬壽山的南面修建了一組建築,叫大報恩延壽寺。所以清漪園當時的主體建築就是大報恩延壽寺,它的主題很明確,就是要報母親的恩。等到孝聖憲皇后六十大壽慶祝完了以後,頤和園的工程仍在繼續進行,一直到乾隆二十九年,這個清漪園才修成,前後一共修了十五年,共計用了四百四十萬二千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五分三厘銀子。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史上第一孝子」——乾隆。乾隆對他的生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十分孝順。母親喜愛旅遊,乾隆就侍奉母親三游五台,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幾乎每年都到避暑山莊。為母親慶壽更是不惜財力,除了修清漪園,從北京萬壽寺到頤和園還搭建了一條蘇州街,令人沿途唱戲慶祝。民間廣為流傳的《白蛇傳》就是乾隆專門為老人家修訂的。在其母死後更是用三千多兩黃金製作了金塔一座,用來做什麼?盛放皇太后的頭髮!這座金塔後來就放在壽康宮東佛堂內,今天您要是到故宮去還能看到。

清漪園(頤和園)的修建一方面是乾隆為母親祝壽,另一方面也改良了京西的水利情況。值得一提的是從元代開始,昆明湖也就是當年的西湖,就是京城水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到了明代,瓮山泊地區水患嚴重,經常出現水災。直到乾隆興建清漪園,挖掘昆明湖,這水患才算是徹底根除了。如今的頤和園已經是北京最有名的旅遊勝地了,可您知道嗎,現在的頤和園和當年乾隆年間清漪園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這裡面還有着很多的說道。[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