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冠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冠仁
原圖鏈接

顧冠仁(1942—),中國江蘇海門人,中國國家一級作曲家,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副會長,上海音樂家協會主席團委員。[1]

1957年考入上海民族樂團任琵琶演奏員,1965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理論作曲系,之後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學習音樂理論作曲和指揮;畢業後回上海民族樂團從事音樂創作;顧冠仁勇於創作不同體裁的創作,探索著樂團的組合方式,為民族器樂曲創作上卓有成就的作曲家。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顧冠仁彈撥樂合奏曲選》,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顧冠仁彈撥樂作品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顧冠仁民族器樂重奏及小型合奏曲集》;先後於《人民音樂》發表了《努力發展民族樂隊交響性功能及交響性創作手法》、《談大型民族樂隊的音響問題》、《傳統民間音樂素材在創作中的運用》等論文。

經歷

1978年於上海民族樂團任專職作曲,[2] 1985年起任上海民族樂團藝術委員會主任,1991年任上海民族樂團團長,1995年改制後的上海民族樂團的藝術總監,2000年辭去上海民族樂團藝術總監的職務,後為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藝術創作中心簽約作曲家,香港中樂團作曲家,台灣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先後指揮台後立國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澳門中樂團、台灣國立實驗國樂團等成功地舉辦了數場音樂會,並指揮上海民族樂團進行了各種重大的演出活動。[3]

在民族器樂曲創作領域中,顧冠仁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很多作品成為海內外民樂團體經常演出的曲目,是民族器樂中的經典之作,如琵琶協奏曲《花木蘭》、《王昭君》,合奏《東海漁歌》,《絲竹雅韻》選用絲弦樂器和竹管樂器合奏的形式,讓人感受到江南絲竹的獨特風韻與魅力。

代表作品

顧冠仁的作品有著濃郁的民族風格,又飽含著時代的氣息。

琵琶協奏曲

《花木蘭》、《王昭君》

合奏曲

《東海漁歌》(與馬聖龍合作)、《春天》組曲、《星島掠影》、《將軍令》、《大地回春》

樂隊協奏曲

《八音和鳴》、音詩《歲寒三友 —松、竹、梅》

二胡協奏曲

《望月》

中阮協奏曲

《塞外音詩》

彈撥樂合奏

《三六》、《駝鈴響叮噹》、《喜悅》

江南絲竹

《春暉曲》《綠野》;小合奏曲《京調》、《蘇堤漫步》

音樂與朗誦

《琵琶行》及《兵車行》等[4]

2009年先後應上海陽剛民間音樂館、浙江省慈谿市青瓷甌樂藝術團、江陰市周少梅國樂社的委約,創作了《瀛洲新韻》、《清清洋山河》、《春曉》、《東灘晨曲》、《顧山春》等多首作品。[5]

榮獲獎項

《綠野》[6]以濃郁的江南韻味,榮獲 1987 年「第一屆海內外江南絲竹創作與演奏比賽」創作一等獎。 音詩《歲寒三友 — 松、竹、梅》獲 2012 年首屆華樂論壇經典民族管弦樂作品獎。 琵琶協奏曲《花木蘭》獲2013 年第二屆華樂論壇經典民族管弦樂「協奏曲」作品獎。[7]

視頻

顧冠仁曲 - 琵琶協奏《花木蘭》(指揮:顧冠仁 / 獨奏:張 瑩)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Category: [[Catego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