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韜晦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提起韜晦術,人們最熟悉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劉備種菜的故事了,看了本書才知道,在韜晦術的行家高手中。劉備還很難榜上有名……三千年傳統權謀文化中,最具操作性的便是韜晦之術掌握韜晦心法,小用則小成,大用則大成。

作者簡介

楊慎(1488年12月8日 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 楊慎於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復為翰林修撰,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禮議受廷杖,謫戍於雲南永昌衛。曾率家奴助平尋甸安銓、武定鳳朝文叛亂,此後雖往返於四川、雲南等地,仍終老於永昌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楊慎卒於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時追贈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諡文憲,世稱楊文憲。 楊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覽群書。明代記誦之博,著述之富,推楊慎為第一。他又能文、詞及散曲,論古考證之作範圍頗廣。其詩沉酣六朝,攬采晚唐,創為淵博靡麗之詞,造詣深厚,獨立於當時風氣之外。著作達四百餘種,後人輯為《升庵集》。 楊慎存詩約2300首,所寫的內容極為廣泛。因他居滇30餘年,所以思鄉、懷歸之詩,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謫滇時,妻子黃娥伴送到江陵話別,所作的《江陵別內》表現別情思緒,深摯淒婉。《宿金沙江》描寫

內容預覽

【原文】 東坡曰:「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必陳於前。」 夫藏木於林,人皆視而不見,何則?以其與眾同也。藏人於群,而令其與眾同,人亦將視而不見,其理一也。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拔乎眾,禍必及之,此古今不變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遠禍也。 榮利之惑於人大矣,其所難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雖處亢龍之勢而無悔。 中焉者,守之以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僅保無過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誅即廢,鮮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貴為榮,卻不知富貴如霜刀;人皆知貧賤為辱,卻不知貧賤乃養身之德。 【譯文】 蘇東坡說:「古代聖人要做一件大事時,一定會先置身暗處觀察明亮處其他人的行動,自己保持靜默從而細心觀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