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韓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韓忠

韓忠,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將領,南陽黃巾渠帥張曼成手下,張曼成被南陽太守秦頡擊斃後,繼續擁立趙弘為帥,但趙弘隨即被朱儁再次剿滅。韓忠率領餘部占據宛城(今河南南陽),與朱儁相持,後被朱儁擊敗而投降,但卻被南陽太守秦頡所殺。

本 名: 韓忠

所處時代: 東漢末年

民族族群: 漢族

去世時間: 公元184年

所屬勢力: 南陽黃巾軍

事 跡: 率南陽黃巾割據宛城,被朱儁打敗

結 局: 被南陽太守秦頡所殺

人物生平

韓忠(?-184)

東漢末年黃巾之亂時南陽黃巾軍領導者之一。

漢靈帝光和七年二月(184年),太平教大方(總指揮官)自稱「神上使」的馬元義事敗被捕於洛陽車裂張曼成聞訊立即率眾在南陽起兵,占據宛縣(今河南南陽),攻殺了郡守褚貢。

六月,張曼成於宛縣遭東漢政府南陽郡長秦頡反攻戰死。 南陽黃巾軍餘眾擁立趙弘為元帥,再振聲勢,擁眾十餘萬,攻拔宛縣作為根據地。時東漢政府鎮賊中郎將朱儁與荊州刺史徐璆等率軍聯合包圍宛縣數月,趙弘於八月月在朱俊軍團攻勢下被擊斬。

其後韓忠率領餘部占據宛縣與朱儁繼續相持,被朱儁設計大敗,逐北數十里,斬首萬餘級。韓忠率眾投降,但卻被積忿的秦頡殺死。

韓忠於小說《三國演義》第二回中也有出場,在張角兄弟死後和趙弘、孫仲占據宛城,與漢軍對抗。被朱儁困死在宛城內,因城內斷糧欲向朱儁投降,但遭拒絕。最終被劉備設計,在棄城逃跑時被射死。

正史記載

賊余帥韓忠復據宛拒俊。俊兵少不敵,乃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因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俊自將精卒五千,掩其東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懼乞降。司馬張超及徐璆、秦頡皆欲聽之。俊曰:「兵有形同而勢異者。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寇,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今若受之,更開逆意,賊利則進戰,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因急攻,連戰不克。俊登土山望之,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賊今外圍周固,內營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也。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不如徹圍,並兵入城。忠見圍解,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既而解圍,忠果出戰,俊因擊,大破之,乘勝逐北數十里,斬首萬餘級。忠等遂降。而秦頡積忿忠,遂殺之。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儁列傳》

演義傳記

時又黃巾餘黨三人:趙弘、韓忠、孫仲,聚眾數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仇。朝廷命朱俊即以得勝之師討之。俊奉詔,率軍前進。時賊據宛城,俊引兵攻之,趙弘遣韓忠出戰。俊遣玄德、關、張攻城西南角。韓忠盡率精銳之眾,來西南角牴敵。朱俊自縱鐵騎二千,徑取東北角。賊恐失城,急棄西南而回。玄德從背後掩殺,賊眾大敗,奔入宛城。朱俊分兵四面圍定。城中斷糧,韓忠使人出城投降。俊不許。玄德曰:「昔高祖之得天下,蓋為能招降納順;公何拒韓忠耶?」俊曰:「彼一時,此一時也。昔秦、項之際,天下大亂,民無定主,故招降賞附,以勸來耳。今海內一統,惟黃巾造反;若容其降,無以勸善。使賊得利恣意劫掠,失利便投降:此長寇之志,非良策也。」玄德曰:「不容寇降是矣。今四面圍如鐵桶,賊乞降不得,必然死戰。萬人一心,尚不可當,況城中有數萬死命之人乎?不若撤去東南,獨攻西北。賊必棄城而走,無心戀戰,可即擒也。」俊然之,隨撤東南二面軍馬,一齊攻打西北。韓忠果引軍棄城而奔。俊與玄德、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余皆四散奔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