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韋瓦第計劃(蘇打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韋瓦第計劃(蘇打綠)
圖片來自 百度知道

[1] 韋瓦第計劃(Project Vivaldi),由台灣知名樂團蘇打綠髮起,靈感來源於以音樂呈現文字、寫出了四季小提琴協奏曲的18世紀初古協奏曲之父-安東尼奧·維瓦爾第。蘇打綠以「One Season, One Concept」,四個季節,四座城市,用四種情緒製作四張專輯,發動跨國「音」謀,打造完全「蘇打綠」的曲風。四張專輯由林暐哲音樂社製作、環球國際唱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中文名 韋瓦第計劃

外文名 Project Vivaldi

音樂風格 流行

主打城市 台東、倫敦、北京、柏林 計

劃性質 四季概念專輯群

計劃簡介

蘇打綠從2007年《無與倫比的美麗》專輯當中《四季狂想》這首歌開始萌芽「韋瓦第計劃」的發想,緊接着在小巨蛋的演唱會也以「春、夏、秋、冬」的主題呈現,蘇打綠認為音樂跟人存在的環境緊緊相系,天地萬物皆依循着四季變化而生存,音樂也因循四季而產生微妙變化,因此開始着手落實「韋瓦第計劃」。因此簡單說明「韋瓦第計劃」就是包含了四個季節 + 四個城市 + 四種情緒+ 四張專輯,蘇打綠將依序逐步實現


計劃中,「春」在台東屬於溫暖的民謠,「夏」在倫敦屬於熱情的搖滾,「秋」在北京屬於憂傷的詩歌,「冬」在柏林屬於莊嚴的古典。原本計劃從原有未發表過的作品中挑選出來適合的主題集結成新專輯,但經過團員的熱烈討論及構想,整張專輯全部重新寫新歌,更完整的表達出《春日光》的春天概念。每次發新專輯,蘇打綠都會被問到這次是甚麼樣的曲風,但總是無法確切的說出專輯的曲風。經過無數次的各地演出經驗、透過與各個國家音樂交流、分享的過程,蘇打綠髮現自己音樂里就是流露無法定義的風格,主唱青峰獨樹一格的唱腔,團員阿龔古典融合流行的特點,特殊且有相當意境的的中文歌詞總能讓許多人對音樂感受深入,因此可以說蘇打綠的曲風就是「蘇打綠」

製作進程

2009年,蘇打綠新專輯《春·日光》的正式上市,引爆了他們在音樂上頗具創意和膽量十足的「韋瓦第計劃」。蘇打綠透露,蘇打綠將以四個季節,四個城市,四種情緒製作四張專輯,發動跨國性「音」謀,打造完全「蘇打綠」的曲風。而以「春」字命名的新專輯無疑只是這個計劃的起點。 蘇打綠從開始到現在,做了許多很棒的音樂、參加過各種活動、到過許多地方表演、得到金曲獎多項肯定、在小巨蛋辦了演唱會,蘇打綠做了無數的事情,大家不期待蘇打綠的下一步是什麼?蘇打綠從不會為了想要改變而改變,透過閒聊、不斷溝通、發想,2009蘇打綠決定以「韋瓦第計劃」作全面跨國性突破出擊,蘇打綠也能夠藉由更多機會的觸角,更全心全力投入音樂創作,呈現更驚艷的作品給大家。 2009年9月,蘇打綠以倫敦為主打城市的專輯《夏/狂熱》成為「韋瓦第計劃」的第二站。

由於2010年3月樂團成員鍵盤手兼中提琴手阿龔(龔鈺祺)、同年11月木吉他手阿福(何景揚)相繼入伍,四季音樂韋瓦第計劃只有暫時推遲,他們說:「蘇打綠是六個人的團體,雖然詞曲都寫好,但一定要等他們回來一同編曲、製作專輯」。 2013年,完整的蘇打綠終於來到他們「韋瓦第計劃」第三站《秋:故事》。

時隔兩年之後,蘇打綠在2015年冬季發行了「韋瓦第計劃」的完結篇《冬 未了》,為韋瓦第計劃畫上圓滿句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