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面(食品) |
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約兩千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麵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既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麵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麵團,之後或者壓或擀製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
麵條出名的有陝西的biangbiang面、重慶小面、山西刀削麵、上海陽春麵、高郵醬油麵(又稱高郵陽春麵)、蘭州拉麵、岐山臊子麵等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面
外文名;noodle
分 類;麵食
口 味;香甜、滑潤
主要食材;麵粉
種 類;蘇式湯麵、刀削麵、拉麵等食用價值養心益腎、健脾厚腸
起 源;中國
面介紹
麵條 俗稱「面」、「水面」、「麵條子」;古稱「湯餅」、「奢面」、「素餅」、「煮餅」、「水引餅」、「不託」等。
「麵條」一詞是後來才有的。
據考證,我國麵條起源於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當時所有的麵食皆稱之為「餅」,在湯中煮稱為「湯餅」。早期的湯餅呈片狀,以後逐漸由片狀演變成條狀。麵條在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基本形成。如: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所載的「水引餅」已與現代的麵條相近。晉束的《湯餅賦》曰:「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弱似春綿,白若秋練。氣勃鬱以揚布,香氣散而遠遍。行人失涎於下風,童僕空瞧而斜眄。擎器者舐唇,立侍者乾咽」。南北朝至唐,麵條的品種教以前更為豐富,出現了所謂「冷淘」的過水涼麵,以及多種由於食療的「索餅」,而且在當時又興起一股吃壽麵的習俗。
宋代麵條的品種發展更為迅速,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梁錄》和周密《武林舊事》等資料中記載的品種就多達三、四十種之多。 元代出現了可以長期保存的「掛麵」;明代又出現了技藝高超的「抻面」。這些制面技藝的出現都為麵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清代,最有意義的是「五香面」和「八珍面」的出現,而且在乾隆年間又出現了別開生面的「伊府麵」。
麵條的歷史
麵條是我國最常見的傳統麵食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馳名世界。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魏晉時稱「湯餅」。南北朝時稱「水引餅」或「水引面」。漢《釋名·釋飲食》載有:「蒸餅、湯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九穀考》中也有「釋名之索餅,即今之索麵,西北稱扯(抻)面」;《素食說略》中有「麵條,古名索餅,一名湯餅,索餅言其形,湯餅言其食法也。」做法是用手將麵團搓成筷子粗細,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葉樣子,入沸水煮熟,類似寬麵條;或稱「餺飥」,在《齊民要術》中記載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長,用水浸,下鍋時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這種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與「揪片」。
中國人吃麵的習慣由來已久,甚至將麵條叫「飯」,而大米、小米做的飯則叫做「米飯」以區之。吃麵不僅用於困腹,也有民俗禮儀的意義,例如常用來祝福新生嬰兒長命百歲,中國人過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麵條,因此麵條又稱長壽麵,因為麵條又長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則與壽同音),故生日吃長壽麵成為習俗,而長壽麵就是我們俗稱的麵條或壽麵。
悠久的吃麵歷史當然也吃出了各種的製作花樣,發展出杆、抻、切、削、揪、壓、搓、撥、捻、剔、溜等等的製法,以及蒸、煮、炒、煎、炸、燴、鹵、拌、烙、烤、干撈等的調製法,而演變成各地的風味麵條,如北京的打滷面、上海的陽春麵、山東的伊府麵、山西的刀削麵、陝西的臊子麵、四川的擔擔麵、湖北的熱乾麵、福建的八寶面、廣東的蝦蓉面、貴州的太師面、甘肅的清湯牛肉麵、岐山的臊子麵、三原的疙瘩面、韓城的大刀面、河南的燴麵、干撈麵,西安的箸頭面、菠菜面等等,有細如絲線的麵條,也有寬如腰帶的麵條,形式不可勝數。
麵條名稱除上述之水溲麵、煮餅、湯餅、水引、餺飥外,尚有唐代流行的冷淘、溫淘等,這些稱謂就是現代的涼麵或水煮麵條。在《唐會要.光錄寺》中載有「宮廷中到冬天要造『湯餅』,夏天要做『冷淘』」,就是將麵條煮熟後過冷水再吃的一種面,與北方人的「過水麵」相同;宋朝時,麵條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已有「麵條」的名詞,形狀為長條,花樣多,如素麵、煎麵、雞絲麵、三鮮面、銀絲冷淘、菜面等;元代時「干(掛)麵條」問世了,在《飲膳正要》中載有「春盤面」、「山藥面」、「羊皮面」、「秀禿麻面」等二十多種。明清時又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如北京的「炸醬麵」、揚州的「裙帶面」、福建的「八珍面」等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