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麵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麵塑

麵塑是以麵粉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出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的傳統藝術,俗稱面花、禮饃等。

它是源於山東、山西、北京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其特點是顏色豐富、造型優美,體積較小、便於攜帶,材料便宜,製作成本比較低廉。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麵塑

類型:中國民間傳統藝術之一

主料:麵粉

特點:栩栩如生

外文名稱:dough modelling 或 dough sculpture

俗稱:捏麵人、面花、禮饃、花糕

工藝:捏、搓、揉、掀

起源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淵遠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料。就捏制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緻、優美、精巧。

新疆土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豬來推斷,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南宋《東京夢華錄》中對捏麵人也有記載:「以油麵糖蜜造如笑靨兒。」那時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謂之為「果食」。而民間對捏麵人還有一個傳說,相傳三國孔明徵伐南蠻,在渡蘆江時忽遇狂風,機智的孔明隨即以面料製成人頭與牲禮模樣來祭拜江神,說也奇怪,部隊安然渡江並順利平定南蠻,因而從此凡執此業者均供奉孔明為祖師爺。

簡單地說,麵塑就是用麵粉加彩後,捏成的各種小型人物與事物。麵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鑲、四滾」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備卻並非易事。

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深受群眾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為一種小玩意兒,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特點

麵塑藝術的特點:

1.顏色豐富、造型優美;

2.體積較小、便於攜帶;

3.材料便宜,製作成本比較低廉。

經過麵塑藝人長期摸索,現在的麵塑作品不霉、不裂、不變形、不褪色,因此為旅遊者喜愛,是饋贈親友的紀念佳品。[1]外國旅遊者在參觀面人製作時,都為藝人嫻熟的技藝、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交口讚譽,稱德志麵塑為「中國的雕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