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非洲冕豪豬

中文學名: 非洲冕豪豬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     : 齧齒目 Rodentia

     科     : 豪豬科 Hystricidae

     屬     : 豪豬屬 Hystrix

     種     : 非洲冕豪豬 H. cristata

非洲冕豪豬又叫東非豪豬、歐洲豪豬或歐非豪豬,雖然名字叫「豬」,但卻與豬的親緣關係相距甚遠[1],而是一種體型僅次於水豚鼠[2]、河狸等的較大型齧齒動物。它的身體強壯,看上去卻有些笨頭笨腦,頭部和頸部有細長、直生而向後彎曲的鬃毛,背部、臀部和尾部都生有粗而直的黑棕色和白色相間的紡捶形棘刺,這些刺中間是空的,由體毛特化而成,容易脫落,有的尖端還生有倒向的鈎子,像一根根利箭,非常堅硬而銳利,長達30厘米,直徑0.6厘米,是獸類中棘刺最長的一種,所以也被稱為長刺豪豬。

全身的棘刺都以3至5枚一排着生在體表厚厚的「肉鱗」弧形面上,並以5枚一排的居多。尾極短,隱藏在棘刺的下面,尾端的數十個棘刺演化成硬毛,頂端膨大,形狀好像一組「小鈴檔」,走路的時候,這些「小鈴擋」互相撞擊,發出響亮而清脆的卡嗒、卡嗒的聲音,在數十米以外就能聽見,常常使兇猛的食肉獸類也不敢靠近。

目錄

形體特徵

非洲冕豪豬約長60-90厘米。差不多整個身體都由鬃毛所覆蓋,顏色呈深褐色或黑色。它們頭部、頸部及背部的翎毛可以豎起像冠冕一樣。兩側及身體的後背有一些約長35厘米堅硬的翎毛,呈深淺色間,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它們的尾巴較短,末端的毛可以發聲。這些毛的末端較闊,且是空心的,震動時可以發出嘶嘶聲。

非洲冕豪豬的前腳有四趾,趾上有爪,拇趾退化,後腳則有五趾。腳掌沒有毛及有墊,呈蹲行的姿勢。它們的耳朵及眼睛都很細小,頭上有長的感覺毛。其頭顱骨的眶下孔很大,可以讓咀嚼肌伸延至吻的正面。另外,下顎的角突是折曲的,鼻腔很大,有很大地方與咀嚼肌連接。鎖骨很少,只有1隻門齒、1隻前臼齒及3隻臼齒。

分布範圍

非洲冕豪豬分布於非洲的東部至蘇丹利比亞突尼斯摩洛哥等地,以及歐洲意大利巴爾幹半島,生活在丘陵、山地的草地、常綠闊葉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是一種夜行性動物[3],在有月光的夜裡很少出來,或者很晚才會出來覓食。

生活習性

非洲冕豪豬主要是草食性的,吃樹根、芽、農作物等。它們有時也會吃昆蟲、細小的脊椎動物及腐屍。為了吸收及磨利牙齒,它們經常會咬骨頭。它們為了覓食會行走一段很長的距離。

喜歡成對或組成小群活動,行動時大多遵循較為固定的路線,在草地上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到其經常行走而形成的小路,在這些小路上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從其身上掉下來的棘刺。常常自己挖穴而居,也利用天然洞穴、墓穴,以及土豚等挖掘的洞穴,有時在好多個洞穴中輪換更替棲居。

一般洞深都有數米,有時長達18米,洞內寬大,還有很多分支,分為主穴、副穴、盲穴和通道等等。洞口較小,隱匿在草叢之中,通常有好幾個,以便有危險時能夠及時逃離。

它的牙齒非常銳利,喜歡吃的食物主要有各種薯類、瓜類、蘿蔔等植物的塊根、塊莖,以及樹葉、漿果、草根、竹筍花生玉米等,有時也盜食農作物。吃食的時候先用門齒剝皮,然後再吃裡面的瓤,所以在農田地里常常會留下指甲般大小的薯皮或者瓜殼的碎片,以及在挖出的新土堆上留下酷似小孩腳印的後掌足跡和爪印,甚至一直通到它的洞穴處。它也同其他嚙齒類動物一樣,經常啃鬣狗和禿鷲等吃剩下的骨頭,成為非洲草原的「清道夫」之一[4],這是因為它的門齒會一直生長,所以需要時常打磨,另外啃骨頭的時候也能攝取骨頭中所含有的磷和石灰,做為形成刺的營養來源。

不好欺負

如果遇到攻擊的時候,它並不馬上逃走,而是口裡發出「噗噗」的響聲,以背部和臀部朝向入侵者,使全身的棘刺豎立起來並急驟地顫動,將身體倒退着向對方撞擊。有時,它還能將背部的硬刺靠肌肉彈動的力量,一枝一枝地射出來,如同開弓放箭一般,只是這些箭射出後的力量很小,沒有殺傷力,也許僅僅是嚇唬敵人而已。不過,一旦被這些棘刺扎入皮肉,就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因此大多數食肉動物都深知它的厲害,輕易不來招惹它,只有在十分飢餓的情況下,或者那些無法捕捉行動敏捷的動物的衰老或傷殘的食肉動物,才不得不向它發動進攻,結果不可避免地被刺得皮肉潰爛或者眼睛失明,甚至喪命。在自然界中,只是偶而才有經驗十分豐富的豹或獵狗,伺機將它踢翻,使其柔軟的腹部朝上,才能將其制服[5]

視頻

非洲冕豪豬 相關視頻

冕豪豬是世界上最大的豪豬,攻擊自帶100%物理穿透
中國網絡電視台-《每日農經》渾身帶刺的豪豬不是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