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靜靜的白樺山莊(呢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靜靜的白樺山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靜靜的白樺山莊》中國當代作家呢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靜靜的白樺山莊

旅行中,總有一些人和事讓你難以忘懷……

落葉歸根,魂歸故里。在上上個世紀的1894年,一艘遊輪在波羅地海航行,當東方破曉,晨曦微露,一個身材瘦削,氣質儒雅的男子站在遊輪甲板,眺望着離他越來越近的祖國~瑞典。他就是瑞典著名科學家、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

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此時已經61歲的他,也許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便結束了多年海外漂泊生涯,帶着疾病的身軀,耀眼的榮譽財富,孤獨回到了他的故土斯德哥爾摩。不久,他因淡泊名利,遠離喧囂,居住在離斯德哥爾摩200公里處的卡爾斯庫加市,一片幽靜的白樺林中,在《白樺山莊》度過了他生命最後兩年中的大部分時光,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故居。

白樺山莊,由一座乳白色的兩層小樓房和遙相對望的一排諾貝爾實驗室組成。在中間空曠的花園草坪上,雕塑着諾貝爾的半身頭像,凝視着遠方。樓房前後的綠草坪和四周的白樺林交相輝映,一條小河在遠處靜靜流淌。諾貝爾的休閒時光,或傍晚時分,會在草坪和白樺林中散步,整理他紛繁的思緒,放鬆他疲憊的身體。望着在夕陽餘暉下靜謐的白樺山莊,只有風的聲音和遠處的鳥鳴,一種莫名的感傷油然而生。

我對諾貝爾生平的了解,也是從白樺山莊開始。在他居住的一樓,我們看到諾貝爾曾經的工作室,約20多個平方,非常簡單的一桌一椅,很難想象,一個享譽世界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就在這樣簡潔的工作室,對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讓人肅然起敬。

諾貝爾臥室陳設也十分簡單,小小的房間,擺放着一張窄窄的木質雕花單人床,床頭放着一張很平常的木椅,牆角擺放着一個木質衣櫃,只有幾件生活必需的家俱。諾貝爾一生未婚,沒有子女,在他的生命中曾有過三段感情經歷。

1851年,18歲的諾貝爾在法國巴黎,邂逅自己特別喜歡的姑娘,兩個人很快就墜入愛河。但愛情故事都不是美好的童話,不幸這位讓諾貝爾深愛的姑娘,早早就離開了人世。這次美好而短暫的感情經歷,給諾貝爾帶來巨大的打擊,從此,他開始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上。

在諾貝爾43歲時,他對新聘的女秘書伯莎一見傾心,並且表達了自己的愛意,但伯莎早已心有所屬,這段感情也無疾而終。但倆人還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她也是諾貝爾最心儀的女人,現在白樺山莊故居還掛着伯莎的照片,他們倆人三觀一致,卻有緣無份。

諾貝爾最後一段感情,是在1876年秋,諾貝爾去奧地利時,在維也納一家花店,與賣花女索菲相遇。當時諾貝爾有心與她成為終身伴侶,奈何女方沒有任何的知識文化素養,並且揮霍無度,最後還移情別戀,拿諾貝爾的信件進行要挾。三觀不同,不必強融,無奈的諾貝爾,最終還是果斷放棄了這段感情。

諾貝爾的愛情是悲劇,心愛的姑娘早逝,心儀的秘書無緣,有緣的又無知而負心。他曾經說過「我在哪裡工作,哪裡就是我的家」,言語之中,飽含着灑脫和不羈,也有心酸和無奈。

諾貝爾的書房,較工作室和臥室要稍大一些,牆邊是巨大的書櫃,整齊陳列着各種書籍。諾貝爾從小體弱多病,但學習勤奮,意志頑強,在家庭教師的教育和父親的影響下,能流利地說英、法、德、俄、瑞典等國語言,16歲就成為化學工程師。他興趣廣泛,也是一個詩人和文學愛好者。喜歡閱讀瑞典、英、法、德、俄文的各種文學名著。特別喜歡英國詩人雪萊的詩,在他寫的一篇英文抒情詩中,曾寫「我只知道專心讀書探索自然,吸取淵博而浩瀚的知識寶泉」。他還寫過《兄弟與姐妹》、《最快樂的非洲》等小說,科學與文學是諾貝爾的兩大精神支柱,伴他走過了漫漫孤獨的人生路。

進入諾貝爾的實驗室,猶如走進迷宮,各種儀器和設備,琳琅滿目,這裡曾給他帶來失敗的痛苦和成功的歡樂。諾貝爾生前曾做過上千次試驗,在最初研製炸藥時,他的實驗工廠曾被炸為灰燼,正在上大學的弟弟和4個助手被當場炸死,他母親得知噩耗後悲痛欲絕,年邁的父親因受太大刺激而引發腦溢血,從此癱瘓在床,人們對他,紛紛像躲避瘟神,沒人願意出租土地讓他做此實驗。

在巨大的失敗和痛苦面前,諾貝爾沒有退縮,他租了一艘巨大的駁船,拉着各種試驗設備,在遠離市區的馬拉侖湖上,繼續他的實驗工作,終於經反覆試驗後,取得了巨大成功,發明了雷管,這是科學史上的重大突破。

諾貝爾生前生活儉樸,大部分時間忍受着疾病的折磨。他淡泊名利,生前有兩句名言:「我更關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紀念碑的形式對死者的緬懷」,「我看不出我應得到任何榮譽,我對此也沒有興趣」。質樸無華的語言,折射出他不慕功利與虛名的高尚境界和無私情懷。

諾貝爾一生致力於炸藥的研究,並取得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購置了大面積的油田,積累了大筆財富。

諾貝爾於1896年12月10日因病逝世,終年63歲。遵照他在逝世前夕立下的遺囑,將他的部分遺產,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文學、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每年在他逝世日頒發一次,即為諾貝爾獎金。

時光荏苒,歲月變遷。三年前的北歐之行,影響着我的生活態度和觀念。參觀諾貝爾故居《白樺山莊》是我此行重要的收穫之一。諾貝爾給人類留下的寶貴精神和物質財富,將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代代相傳。[1]

作者簡介

呢喃,四川成都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