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靜夜(聞一多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靜夜》是聞一多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這燈光,這燈光漂白了的四壁;

這賢良的桌椅,朋友似的親密;

這古書的紙香一陣陣的襲來;

要好的茶杯貞女一般的潔白;

受哺的小兒唼呷在母親懷裡,鼾聲報道我大兒康健的消息……這神秘的靜夜,這渾圓的和平,我喉嚨里顫動着感謝的歌聲。

但是歌聲馬上又變成了詛咒,靜夜!

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賄賂。

誰希罕你這牆內尺方的和平!

我的世界還有更遼闊的邊境。

這四牆既隔不斷戰爭的喧囂,你有什麼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最好是讓這口裡塞滿了沙泥,如其他只會唱着個人的休戚!

最好是讓這頭顱給田鼠掘洞,讓這一團血肉也去餵着屍蟲;

如果只是為了一杯酒,一本詩,靜夜裡鐘擺搖來的一片閒適,就聽不見了你們四鄰的呻吟,看不見寡婦孤兒抖顫的身影,戰壕里的痙攣,瘋人咬着病榻,和各種慘劇在生活的磨子下。

幸福!

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賄,我的世界不在這尺方的牆內。

聽!

又是一陣炮聲,死神在咆哮。

靜夜!

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作者簡介

聞一多(聞家驊,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畢業於清華大學,中國近代愛國主義者,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1]

其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早年昆明爆發「一二一」慘案,他為死難者書寫輓詞,並撰寫《一二一運動始末記》揭露真相。1946年7月15日,他在雲南昆明被暗殺。[2]

主要成就

在創建格律體時,聞一多提出了具體的主張,就是三美:詩的實力不獨包括着音樂的美,繪畫的美,並且還有建築的美。音樂美是指詩歌從聽覺方面來說表現的美,包括節奏、平仄、重音、押韻、停頓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諧,符合詩人的情緒,流暢而不拗口——這一點不包括為特殊效果而運用聲音。

繪畫美是指詩歌的詞彙應該盡力去表現顏色,表現一幅幅色彩濃郁的畫面。[3]

建築美是指針對自由體提出來的,指詩歌每節之間應該勻稱,各行詩句應該一樣長——這一樣長不是指字數完全相等,而是指音尺數應一樣多,這樣格律詩就有一種外形的勻稱均齊。[4]

人物評價

聞一多不光是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學者,他是五四運動之後非常傑出的作家。他還有一首詩《聞先生的書桌》,寫得非常好,寫他書桌上的筆墨、紙硯,他看着那些東西就開始發牢騷。(搜狐評)[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