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門飲·寄寵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門飲·寄寵人》是宋代詞人時彥的遠役懷人之詞作。

詞上片純寫境界,描繪作者旅途所歷北國風光;下片展示回憶,突出離別一幕,着力刻繪伊人形象。全詞上片筆法壯闊,筆力蒼勁;下片則委婉細膩,情意纏綿,剛柔相間,情景兼美。意境悲涼,抒情深摯,語言疏密相間,密處凝鍊生動,疏處形象真切。作者將抒情融入敘寫景事之中,以細膩深婉的情思深深地感染讀者。

青門飲.寄寵人

胡馬嘶風,漢旗翻雪,彤雲又吐,一竿殘照。古木連空,亂山無數,行盡暮沙衰草。星斗橫幽館,夜無眠、燈花空老。霧濃香鴨,冰凝淚燭,霜天難曉。

長記小妝才了。一杯未盡,離懷多少。醉里秋波,夢中朝雨,都是醒時煩惱。料有牽情處,忍思量、耳邊曾道。甚時躍馬歸來,認得迎門輕笑。

詞句注釋

⑴青門飲:詞牌名。一說又名"青門引"。

⑵漢旗:代指宋朝旗幟。

⑶彤云:紅雲,此指風雪前密布的濃雲。

⑷老:殘。

⑸香鴨:鴨形香爐。

⑹小妝:猶淡妝。

⑺朝雨:出自宋玉《高唐賦》中的"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⑻甚時:什麼時候。

白話譯文

胡馬在寒風中嘶鳴,軍旗在風雪中飄動,天上一會兒陰雲密布,一會兒殘陽當空。高高的古樹連接天空,重重山巒連綿起伏,暮色中在黃沙衰草上行進。幽靜的驛館上空星斗密布,徹夜無眠燈花自熄。鴨形香爐煙霧繚繞,燭淚結成冰條,長夜漫漫何時才到拂曉。

永難忘你淡妝送我,一杯酒未飲完,心中的離愁已經不知有多少。醉酒時的脈脈秋波,幽夢中的雲雨相歡,都讓我醒後倍增煩惱。還有最牽情的地方是,不忍回想你別時的叮囑:什麼時候躍馬歸來,我一定會含笑相迎。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紹聖(宋哲宗年號,1094年-1098年)年間作者出使遼國期間。[1]

作品鑑賞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上片第一句「楊柳絲絲弄輕柔」,柳條細而長,可見季節是在仲春。「弄輕柔」字寫楊柳在春風中輕搖的柔美,分外點出垂柳初萌時的細軟輕盈、盎然春意。以「煙縷」來形容輕柔的楊柳,大概是由於四月的時候,垂柳的頂端遠遠望去,宛如一抹淺綠的煙雲。楊柳如煙這個比喻並不新鮮,但「煙縷織成愁」,則出語新奇,耐人尋味。如煙的垂柳和心中的愁思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卻用一個「織」字將二者綰合,仿佛楊柳能通曉人性。「愁」字的出現.為整首詞披上淡淡哀愁的羽衣。然而這憂傷從何而來,詞人並未解釋。只是在寫完垂柳之後,他將筆觸轉向春日的另兩種花朵:海棠與梨花。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雪」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這句的意思是說,海棠的花瓣還未像雨點般墜,。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經如雪花般紛紛飄落。由此知道,原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在韶華易逝的感喟中,詞人不禁觸目生愁。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藉回歸的魂夢,圍繞於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鬱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連理。整個下片的意思是說,儘管一切的夢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內心纏綿不斷的情意依然專注在那個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境界。

作者簡介

時彥(?-1107),字邦彥,河南開封人。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己未科進士第一(狀元)。存詞僅一首,見明代《花草粹編》[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