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位於有着「塞上明珠」之稱的回族之鄉吳忠市。是黃河上游最後一道峽谷,素有「黃河小三峽」之稱。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委會驗收,升級為AAAA級旅遊景區,成為兩次行政區劃調整後吳忠的首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遊區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1]

景區簡介

景區內的青銅峽攔河大壩、寧夏水利博覽館、一百零八塔、大禹文化園、十里長峽、鳥島、牛首山西寺、中華黃河壇等眾多景點座落在黃河兩岸,讓人目不暇接,集中展現了黃河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以及塞上江南風光。

河流九曲匯青銅,峭壁凝暉夕照紅。十里長峽山水相依,兩岸懸崖峭壁,奇景紛呈。睡佛山、鳥島、天書閣、古石刻等景觀目不暇接,每一個景點都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每一個景觀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黃河上游建立最早的工程之一,它的建成結束了寧夏兩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的歷史。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幹渠之首匯集於青銅峽,充分利用黃河水資源實施自流灌溉,極大地推動了寧夏工農業以及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成就了「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江南寧夏川」的美譽。

慈祥母親河,佛祖百塔林。青銅峽108塔始建於西夏時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喇嘛塔群,座落於黃河岸邊,依山傍水,分階而建,按一、三、三、五、五、七、九……奇數排列,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大型塔群。108塔是以消除人生煩惱和災難、祈求平安與幸福為寓意的藏傳佛教紀念塔,它以其獨特的建築格局、神秘的西夏歷史和深遠的佛教文化聞名遐邇,屹立於世界眾塔之中。 牛首山、賀蘭山峰巒疊嶂,滔滔黃河天塹屏障,巍巍長城捍衛邊塞,九大幹渠潤澤銀川平原。景區充分發揮長峽、黃河、古塔、古寺、名山、濕地、古道、古鎮等優質旅遊資源,形成寧夏旅遊新的亮點,成為寧夏的必游之地。

歷史傳說

108塔的寓意及傳說

108這個數字在佛教中是最吉祥的數字、它取自36天罡星、72地煞星,兩數相加為108,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一年十二個月,24節,72侯。三數相加也為108,佛教就有人認為,人的一生中有108種煩惱,觀108塔,可解除人們的108種煩惱,為了去除眾多煩惱,善男信女還會戴108顆貫珠,誦經108遍,敲鐘108響。據說,只要上了塔,圍繞塔轉三圈,遍可消除煩惱,帶來吉祥和好運。古往今來,建塔立廟皆有一定來由,那麼108塔為何而建呢?傳說古代這一段黃河有凶龍出現,興風作浪,破壞莊家,淹沒房屋,殃及百姓,於是人們不惜一切代價,集資建立了108塔,以鎮龍為凶,建塔是想化凶為吉,變害為利,但願風調雨順。

關於「禹開青銅」的傳說

在青銅峽,民間一直流傳着大禹鑿開青銅峽的動人傳說。相傳上古時候,黃河流入中衛境內,山阻水道,洪水四溢,到了峽口山,由於大山攔住水路,處處是一片汪洋大海,百姓叫苦連天。大禹治水時,來到這一帶,看到山石阻攔河水,於是率領民眾數百人,住在峽北岸的古石洞裡,每天挖石不止,把大山鑿—個水洞,放水過去。可是,山高石頭硬,破它不動,大禹命令造窯燒煉青銅斧。那時,峽口山一帶沒有銅鐵,只好從遠方運來鐵石,在窯中燒煉。經過七天七夜的燒煉,終於煉成—把青銅斧。那斧真快,削石如泥,不幾天,就砍去了大半個山頭。

快劈到山腰時,突然冒了一股青煙,銅斧不翼而飛,但見那空中閃出一員天將,手持青銅斧,聽得「咔嚓」一聲,像是打雷,「轟隆」的一聲炸響,山崩地裂,裂出一道縫來,洪水順着裂開的口子奔流而下。從此,平息了水患,大片的土地露了出來,形成了平原。大禹看到滾滾而流的黃河水笑了,接着到下游察看水情,發現水患未止,又命令民夫開挖渠道,引橫奔亂闖的洪水入渠道灌溉農田,發展農牧業。後來人們在大禹開挖舊渠的基礎上,又修建了艾山渠。由此,大禹治水修渠的功績,世世代代廣為傳頌。

特色景點

青銅古鎮

青銅古鎮位於大峽谷景區以北、秦漢渠西側。占地面積221畝,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仿明清風格的特色餐飲區、商業服務中心分布其間,於2000年11月建成,是寧夏沿黃城市帶建設重點項目,黃河金岸標誌性建築之一。依託青銅峽市秦漢古渠非物質文化遺產、優越的黃河水系生態環境資源,以"青銅古鎮,塞上水城"為品牌,集黃河文化體驗、古渠古鎮觀光、特色休閒接待等為主導功能,成為寧夏沿黃乃至周邊地區獨具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遊小鎮。

青銅峽黃河鐵橋

青銅峽黃河鐵橋位於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入口處,是寧夏第一座黃河橋樑,1959年7月1日正式竣工通車,主要是為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及黃河兩岸運輸物資而建。是包蘭線青銅峽車站的咽喉。該橋為半永久性橋樑,橋長292.3米,橋身有七孔折穿式花梁和折裝式橋樑等組成,橋墩採用木樁及鐵絲籠片石結構,為單車道。整個鐵橋安裝使用了35000個鉚釘。鐵橋多處生鏽鋼樑上鍍有英國、法國等八國文字及生產年份標記,素稱「八國橋」。

九曲廣場

九曲廣場由九龍戲珠和九龍圖騰柱組成,它們是黃河大峽谷景區入口的標誌性建築,它們都與9這個數字有關,在道教里,9為最大的數字,一般是皇親貴族才能使用,而眼前的九龍戲珠和九龍圖騰柱又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因為在青銅峽有着九大幹渠,這裡可將黃河九大幹渠比喻為黃龍,代表了回漢人民團結進取,引黃河水發展農業振興經濟,成就了寧夏塞上江南的美景。九龍柱以石刻九柱的形式分別展現了青銅峽從無到有、從古至今,從發展到壯大的歷程,對於我們青銅峽來說,它已不僅僅是一個雕塑作品,更是青銅峽風貌的縮影。

青銅峽水利博覽館

水利博覽館位於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景區,總建築面積4086平方米,布展面積2850平方米,該展廳真實的反映寧夏經濟社會與水利發展歷程,相互依賴的密切關係,全面展示兩千多年寧夏引黃灌溉的發展史,詮釋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真諦。走進寧夏水利博物館,了解幾千年來古老的寧夏引黃灌區的燦爛文化;您會看到曾經散落在鄉野卻見證着寧夏水利史的物件——古老的水車、架子車、民國測量儀器、扁擔、籮筐、竹簍等,因為它們,寧夏水利博覽館的內容顯得豐富而生動。和這些老物件零距離接觸,其實就是在零距離地解讀寧夏水利文化的發展和演變,感受輝煌的寧夏水利文化。在寧夏水利人的眼中,青銅峽就是寧夏水利的發源地。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

青銅峽水電站被譽為「塞上明珠」,位於寧夏青銅峽黃河大峽谷出口處。全場687.3米,壩高42.7米,寬46.7米,建於1958年,年均發電量13.5億度。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在黃河上游建立最早的一座閘墩式水電站,它是一座以灌溉、發電為主,兼顧防洪、防凌等多種效益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大壩有6個河床閘墩式水電站,2個渠首電站,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是建國初在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建起的第一個水利工程,他是西北地區主要的水電基地之一,也是民族自尊自強的象徵,更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它的建成結束了我們寧夏兩千多年來無壩引水的歷史,因此便也有了「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明珠青銅峽」的美譽。

一百零八塔

108塔位於青銅峽黃河大峽谷西岸,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塔群之一,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為遊人所矚目,整個景區內以108塔為主體,建有三個專題區:南邊為塔林寺,中為保護核心區108塔,北邊為塔林博物館,總面積:6980平方米,通過古塔群遺址、雕塑和室內的彩繪、題詞文字說明等方式濃縮西域佛教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構成佛教文化的整體景觀體系和文化體系。108塔始建於西夏時期的佛教紀念性的建築。以党項族為主體的西夏王朝建立後,佛教成為其主要的宗教信仰。不足二百年歷史的西夏佛教,不僅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而且有着鮮明的地域、民族特色。西夏佛教深受中原影響,在與吐蕃交往中,藏傳佛教在西夏又得以迅速傳播和弘揚,特色鮮明的西夏佛教,不僅是中國佛教文化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也為世界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極為珍貴的遺蘊。[2]

大禹文化園

大禹文化園,總建築面積13190平方米,建築風格為仿漢代建築,總體布局分為「一核」「一軸」、「兩翼」。「一核」為水路交通轉換核;「一軸」為建築景觀中軸線,這一軸線上建有碼頭、廣場、牌樓、入口大門、鐘樓、鼓樓、明堂、大殿;「兩翼」作為主軸上建築與文化延伸及視覺延伸,建有河圖洛書、九州苑、大禹雕像。整體建築高度由西向東逐級增高,高差31.05米,形成錯落有序的布局。大禹,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向自然宣戰並取得輝煌成就的第一人,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創始人,也是華夏文明的始祖之一,作為中華歷史與文化的集合體,幾千年來大禹就與中華文明相伴而行,生生不息,「天覆其蒼,地載其黃」,如今,在大峽谷的黃河岸邊,層層疊疊的大禹文化園將為我們再度打造出一座屬於中華民族的豐碑與精神家園。

十里長峽

青銅峽大峽谷是由賀蘭山余脈、牛首山相夾而形成,全長8.6公里,谷寬800——600米,谷深200米,最窄處90米,素有「塞上三峽」、「黃河小三峽」之譽。這裡有古今水工的倩影、有鳥島與觀音安坐的祥瑞、有天書懸壁,響號警世,牛首鐘聲的景韻、有濱河依山坳的「世外桃源」。觀音台、世外桃源、三道溝、睡佛山、青銅峽石刻,兩岸山石「土色如金」,峽谷在藍天碧水中互相映襯,呈現出青銅的顏色故名。

旅遊信息

自駕車路線

從青銅峽市向正南方向出發,行駛170米,左前方轉彎 行駛1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古峽東街,沿古峽東街行駛1.3公里,右轉行駛1.1公里,右前方轉彎進入環島沿環島行駛40米,在第2個出口,右前方轉彎,行駛2.9公里,直行,行駛50米,左前方轉彎進入G109 , 沿G109行駛11.8公里,過右側的加油站約70米後,直行進入環島 , 沿環島行駛40米,在第1個出口,直行進入G109 ,沿G109行駛3.9公里,左轉 ,行駛2.7公里,右轉 ,行駛3.7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寧夏青銅峽旅遊區.

乘車路線

中衛市--青銅峽市(然後坐車到青銅峽鎮黃河大壩下)

門票

40元

開放時間

08:00-17:00(旺季) (03月16日-11月15日 周一-周日)

09:00-17:30(淡季) (11月16日-次年03月15日 周一-周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