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當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海當歸 |
中文學名:青海當歸 拉丁學名:Angelica nitida 別 稱:麻母(四川若爾蓋)、獨活(青海門源)、白芷(甘肅瑪曲)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分布區域:產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 |
青海當歸(學名:Angelica nitida)多年生草本,根圓錐形,多不分枝,黃棕色;莖綠色或帶紫色,有細槽紋,光滑無毛,僅上部有粗 短硬毛。復傘形花序,花瓣白色或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產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生長於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1]
青海當歸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根圓錐形,多不分枝,黃棕色,長5-10厘米。莖綠色或帶紫色,有細槽紋,光滑無毛,僅上 部有粗短硬毛。基生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2-4對;葉柄長3-5厘米,基部膨大成寬管狀的葉鞘,葉鞘長4-6.5厘米,寬至2厘米,兩面無毛;莖上部葉為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葉片輪廓為闊卵形,長5-8厘米,寬5-7厘米;頂生葉簡化成囊狀的葉鞘,外面有短毛,頂端有3 深裂的葉片;末回裂片長圓形至橢圓形,厚膜質,長1.5-4厘米,寬1-2厘米,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淡綠色,頂端鈍,有白色膜質的短尖頭,基部近截形,邊緣鋸齒鈍圓,有緣毛。復傘形花序,直徑6-10厘米,傘輻9-19,長1.5-4厘米;無總苞片;小傘花序密集或近球形, 有花18-40;小總苞片6-10,披針形,尾狀漸尖;花無萼齒;花瓣白色或黃白色,少為紫紅色,長卵形,頂端漸尖,稍反曲;花柱基扁平 ,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果實長圓形至卵圓形,長5-6.5厘米,寬3.5-5厘米,側棱翅狀,比果體狹,背稜線狀,隆起,頂端有宿存的紫褐色扁平花柱基;背棱槽內有油管1,極少為2,側棱槽內有油管2,長短不等,合生面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 [1-2]
青海當歸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600-4000米的高山灌叢、草甸、山谷及山坡草地。
青海當歸分布範圍
產青海東南部及四川北部。模式標本(H. Smith no. 4069)采自四川北部黃勝關。
青海當歸主要價值
青海省互助縣民間用花治頭痛,根代替當歸治血虛、月經不調,各種血瘀頭痛及關節炎。
性味與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與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於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扑損傷。
用法與用量:6~12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臨床應用:
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 治血虛發熱證。肌熱面赤,煩渴欲飲,舌淡,脈洪大而虛,重按無力。亦治婦人經期、產後血虛發熱 頭痛,或瘡瘍潰後,久不癒合者。黃芪30g,當歸6g。水煎,空腹時溫服。方中當歸養血和營,補虛治本,為臣藥。
2.當歸四逆湯(《傷寒論》)
治血虛而寒凝經脈證。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脈細欲絕或沉細者;或寒入經絡,腰、股、腿、足疼痛。當歸12g,桂枝9g,芍藥9g,細辛15g,甘草5g,通草3g,大棗9枚。水煎服。方中苦辛甘溫,既可補營血之虛,有可溫行血脈之滯,為君藥。
3.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
治氣虛血瘀之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渦斜,口角流涎,小便頻數或遺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脈緩。黃芪12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3g,川芎3g,紅花3g,桃仁3g。水煎服。方中當歸尾活血和血,且有化淤不傷血之妙,為臣藥。
青海當歸本種提示
根據從瑞典Mus.Bot.Upsaliense和瑞典Forgiftad標本館借來的H.Wolff鑑定的H.Smithno.4069的同號模式標本觀察,認為A.nitida和A.chingaiensis的形態特徵是一致的。兩者的葉緣齒上均有白色的短尖頭,有緣毛,花瓣均為淡紫色,分生果側棱翅狀 ,均比果體狹窄。僅A.nitida的傘輻為6-20,而A.chinghaiensis的傘輻為9-19。A.chinghaiensis的主要特徵是花柱基紫黑色,花柱短而叉開。分生果背稜線形,隆起,頂端有紫褐色扁平花柱基。在A.nitida的原始記載中對這些特徵未做記述,但在H.Smithno.4069的模式標本上卻明顯地存在這些形態特徵。同時二者均 產於四川北部。根據以上比較,作者認為A.chinghaiensis應列為人nitida的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