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2001年,組建青海大學農牧學院生物科學系。2004年,生物科學系成為青海大學直屬系。2012年5月,在原青海大學生物科學系基礎上成立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學院順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和青海省生態立省戰略、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和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資源保護利用產業發展的需求,先後設立生物技術、環境科學、生物工程 [1]、環境生態工程和生態學5個專業以及生態學一級學科和資源生物學交叉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全院55名教職工中,教授12名,副教授15名,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27名,博士學位教師總人數為28名,博士比例達到49%。是青海大學教學院系中教師學歷層次最高的學院之一。

教學機構

有院辦公室、教學管理部、科研管理部、學生管理部,下設生物技術、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資源環境4個教研室和青海—猶他中美綠色合作夥伴新能源示範實驗室。

所設專業

有生物技術、環境科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生物製藥方向)3個專業和1個專業方向。

實驗設備

學院建成了由普通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2]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生理學和環境科學等7個基礎教學實驗室和高原生物適應機理研究室組成的省級《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實驗室面積達850平方米;2011年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實驗室已獲財政部立項建設;2012年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實驗室獲批省級重點實驗室開始建設。項目完成後儀器設備總額達到700萬元,成為全校生物類和環境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實驗教學和科研平台。

現有《生物學》省級重點學科、《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省級重點實驗室、《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擁有青海大學高原生物產業技術研究所、高原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猶他中美綠色合作夥伴新能源示範實驗室和高原生物適應機理研究室。

師資力量

全院共有教職工3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學科帶頭1人。專職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有24人,其中博士5人,碩士19人(在讀博士4人);教輔人員中,專職書記1人,實驗師2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教師的比例為85.7%。在2011年青海大學目標責任考核中,獲得先進集休榮譽稱號。在教學競賽中,先後有5名教師獲得省級和校級教學競賽優秀獎,1名教師獲2011年度青海省優秀專家稱號,1名教師獲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

科研工作

生態環境工程學院共成立了5個教學科研團隊,其中「高原動物適應機制研究教學科研團隊」、「分子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教學科研團隊」和「微生物學與微生物工程教學科研團隊」被認定為青海大學教學科研團隊。生態環境工程學院的青海大學高原生物產業技術研究所、青海—猶他中美綠色合作夥伴新能源示範實驗室和高原水生生物研究所正在圍繞生物產業和生態環境保護兩大課題積極地開展工作。2012年8月與北京華美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署研發合作協議,設立青年教師和大學生「華美源」科技創新基金和研發基金,開展校企合作,促進「產、學、研」體系建設。

我院教師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項目1項,教育部科學技術重點項目2項,中華環保基金委項目1項,青海省科技廳項目10項,國家重點實驗開放課題2項,橫向課題、青海大學中青年基金項目以及其他各類項目10多項。另外還指導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7項。獲得國家級成果證書1項,省級成果證書5項。獲得國際國內專利各2項。至2011年9月,在各級專業雜誌發表科研論文231篇,其中SCI收錄31篇,核心145篇。近5年向GenBank數據庫提交80條基因序列。

視頻

青海大學生態環境工程學院 相關視頻

青海大學宣傳片
青海大學:雙向選擇現場招聘促就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