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督署小禮拜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督署小禮拜堂

圖片來自darabanth

督署小禮拜堂(Gouvernementskapelle)是青島德租時期的一座信義會教堂,原址位於今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江蘇路9號青島江蘇路小學校園內,江蘇路湖南路路口附近,建於1899年,1998年拆除。

歷史

1897年11月14日德軍占領膠州灣後,柏林傳教會(信義會)、魏瑪傳教會(同善會)、天主教聖言會於1898年先後派遣傳教士赴青島[1]。德國在青島的城市建設開始後,膠澳總督府在俾斯麥街伊倫娜街路口東北側出資修建了督署小禮拜堂,由建築師馬克斯·克諾普夫設計,作為軍民兩用教堂使用。

總督府原本計劃該教堂由新教教會與天主教會共同使用,但遭天主教會拒絕。禮拜堂於1899年平安夜竣工,同善會牧師衛禮賢發表落成演講,信義會牧師和士謙發表聖誕布道。1910年10月23日,禮拜堂北側的青島基督教堂落成,基督教堂代替小禮拜堂成為青島主要的信義會教堂。小禮拜堂此後改為督署學校的體育館[2]青島江蘇路小學成立後,該建築又成了小學的一部分。1998年江蘇路小學校舍改造時小禮拜堂被拆除[3],原址現為江蘇路小學教學樓。

建築特色

督署小禮拜堂平面呈矩形,大門朝西面向江蘇路,祭壇向東。東西兩立面各起一處曲線山牆,外立面有拱窗、圓窗、扶壁等裝飾,具有青島德租時期早期的復古風格。屋頂為雙坡屋頂,敷設中式灰瓦,後改為紅瓦。

參考文獻

  1. 王棟. 《青島影像 1898-1928:明信片中的城市記憶》. 青島: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670-1113-7. 
  2. Landamt Tsingtau. Katasterkarten Tsingtau. 1913 [2017-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2). 
  3. 馬維立, 由張弛翻譯 , 青島基督教堂, 市南人文歷史研究 (青島市市南區政協人文歷史研究會), 2017-12-15, (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