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東萊銀行大樓 (天津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島東萊銀行大樓
圖片來自kknews

青島天津路東萊銀行大樓舊址是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河南路86號的一座銀行建築,約建成於1922年,最初為東萊銀行青島總行行址,曾為青島國貨陳列館、青島國貨公司所在地,現為市南區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建築歷史

天津路東萊銀行大樓建成於1922年前後,建築商為公和興工程局。建成後,東萊銀行青島總行遷至此處,並向膠澳商埠警察署申請派駐7名崗警,以維護營業安全,其工資及服裝費由銀行支付。1922年的《青島概要》稱大鮑島「房屋比櫛,如東萊銀行之建築,則區內首屈一指也。

」數年後銀行遷至湖南路新樓。1928年11月東萊銀行青島分行臨時停業後,對外辦事機構設於天津路大樓。1929年6月,國民黨青島市黨部通過青島總商會聯繫東萊銀行,稱其位於青島農商銀行的辦公地點狹小,請求暫借天津路東萊銀行大樓作為辦公樓。時任青島東萊銀行清理處主任朱品生聯繫天津總行及厚德堂Template:注後,同意將大樓二層、三層借給市黨部使用。1930年至1931年上半年間,市黨部遷至太平路原「城堡旅店」Template:注[1]

1930年2月7日國民黨青島市黨部組織成立青島各界國貨運動委員會後,租用天津路大樓作為商品陳列館。同年7月1日,青島國貨陳列館曁首屆國貨展覽會在東萊銀行天津路大樓開張。次年沈鴻烈就任青島市市長後,國貨陳列館舉辦大型國貨陳列展,並決定每年舉辦一次。1933年,青島市政府與東萊銀行等華商機構籌備國貨公司,同年夏,國貨公司籌備委員會向青島市工務局申請在天津路大樓內增建彩色玻璃大棚,獲時任工務局局長邢契莘特許提前批准,同時邢契莘曾在致籌備委員會主任丁敬臣的回函中指導增建工程技術問題。增建工程由陳其信設計,國民營造廠施工。1933年11月,青島國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國貨運動委員會遷入天津路大樓辦公。1937年7月,青島國貨公司停業並籌備與上海中國國貨聯合營業公司合併,同時將辦公地點遷至中山路膠州路路口原明華大樓

1938年1月日軍占領青島後,該樓改為日軍軍事郵便所。1945年5月,該樓成為剛剛成立的汪精衛政權青島特別市經濟局的辦公樓。同年8月日本投降後,東萊銀行青島分行自蒙陰路遷回天津路大樓,並於9月9日正式營業。財政部山東鹽務管理局曾申請將此樓作為辦公樓使用,中央信託局曾申請將此樓作為宿舍使用,均未獲通過。1952年12月15日,東萊銀行青島分行併入公私合營銀行青島分行,該樓移作他用。1980至1990年代曾為青島市五金商品批發公司的辦公樓[2]。該樓現為多個商戶所使用。2006年,東萊銀行大樓舊址列入青島市第二批歷史優秀建築名單。2012年11月6日,該建築以「紡織商廈」之名列入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3]

建築特色

青島天津路東萊銀行大樓舊址位於天津路河南路路口西北角,樓高三層,一層牆面為花崗岩蘑菇石貼面,二、三層牆面以貫穿兩層的花崗岩壁柱及條石裝飾,檐口起半圓形山牆,屋頂為紅瓦坡屋頂。主入口位於臨天津路的南立面中央,臨河南路的東立面也設有兩處入口。

參考文獻

  1. 賀偉. 《風雨半城山:劉子山傳奇》.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7. ISBN 978-7-5552-4728-9. 
  2. 青島年鑑編輯委員會. 《青島年鑑: 1990》. 北京: 五洲傳播出版社. 1991. ISBN 9787505704145. 
  3. 市南區文化和旅遊局. 市南區未核定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青島市市南區政務網. 2019-07-03 [2020-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