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島記憶:百年老港安子碼頭的前生今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網 的圖片

  安子碼頭,也稱薛家島港,早年也稱安子港。因毗鄰薛家島「安子村」而得名。安子村,因村北有一尼姑庵,因「庵」與「安」諧音,原稱北庵子村,後更名「安子村」。安子一帶,現已成薛家島有名的片區。[1]

  安子碼頭有一百多年歷史,始於德占時期。碼頭位於膠州灣南部,薛家島灣西南岸的長江東路2號,現屬青島市黃島區薛家島街道辦事處轄區。港區東、西、南三面有海西半島為屏障,屬天然避風港。

  解放後,安子碼頭曾長期隸屬青島海運局,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歸屬青島地方港務管理局管轄,為小型客貨兩用碼頭,乘潮最大可靠泊千噸級船舶。

  安子碼頭與青島隔海相望,距小港6.7海里(12.4公里)。由於薛家島位於膠州灣西海岸,雖與青島隔海相望,但陸路交通卻要繞行膠州灣一百多公里才能到達青島。為方便兩岸往來,安子碼頭建港以來,就有通往青島小港客運航線,承擔着膠州灣東西兩岸的海上交通任務,是青島一條重要客運航線。


  1914年的薛家島安子碼頭

  1898年3月,清政府與德國簽訂了《中德膠澳租借條約》,薛家島同青島一起被德國租借。清光緒30年(1904年),德軍在薛家島東南嶺建鐵房子一處,三層樓一棟,駐德軍30人。安子碼頭設兵營,瞭望哨。德軍於1904年修建了安子碼頭,當時主要是用於德軍過往船隻停泊。不久,又修築了安子碼頭至南營德軍駐地的公路,長5華里。從此,安子碼頭便成為德軍來往青島的港口。

1914年的薛家島安子碼頭

  安子碼頭初建時全長僅59米,寬3米,用石砌成,只能停靠小馬力,吃水淺的小型軍用船隻。


  民國初期,安子碼頭由軍用碼頭改為民用碼頭,初開於1921年。1932年修築了薛家島至辛島、魚鳴嘴、後岔灣,以及安子碼頭至諸城的簡易公路。三十年代,安子碼頭逐漸繁忙起來,附近漁村的小帆船在此裝運貨物運至青島,主要是農副產品。返程再從青島小港碼頭裝回百貨、布匹之類。當時《青島風光》一書記載,「安子碼頭每日青島客輪通往,南北客商往來日繁。」

  1925年—1928年,山東遭受嚴重天災人禍,軍閥混戰,洪水泛濫,蝗蟲災害,農民顆粒無收,民不聊生,災民高達200多萬人。大批難民為了活命,被迫逃關東,從此背井離鄉,漂泊一生。魯西南等大量難民大多走水路,逃至安子碼頭、紅石崖碼頭乘船到小港碼頭,再轉乘船舶去大連,丹東等地謀生。


  沈鴻烈任青島市長期間,設立了薛家島鄉區建設辦事處,下屬港務局專管港務碼頭的建設和水上交通。1932年8月,沈鴻烈率眾人經安子碼頭來薛家島視察,他主張將德國人修建的這個軍用碼頭擴建為民用碼頭。1933年(民國22年)安子碼頭擴建,碼頭加長至100米,並在靠近碼頭處開闢了海濱公園,同年9月完工。園內修建了青島市第六勞動休息亭,建有小花園兩個,種上了花草樹木,便於往來旅客休息。海上有班輪每日來往青島小港碼頭,陸上有汽車通往諸城、泊里等城鎮。一時間,薛家島客商遊人逐漸多了起來,經濟迅速發展,服務業繁榮,薛家島成為海西區的經貿重鎮。便捷的海上通道,安子碼頭也成了膠南、諸城、日照以及魯西南客商過往青島的重要途徑。

上世紀五十年代青島海運局客船

  諸城籍著名作家孟超,早年在上海從事革命文藝工作,是左聯創始人之一。孟超往返上海,多在青島轉車。在青島期間住在小港附近的「悅來客棧」,是悅來客棧的常客。孟超回諸城老家曾從小港乘船至安子碼頭,轉車回家。

  1937年七七事變後,安子碼頭落入日偽手中。偽膠州三、五、七雜牌游擊隊經常出沒碼頭,敲詐勒索,使得過往客商提心弔膽,碼頭逐漸沒落下來。碼頭附近陸路客運也多已停業倒閉。

  四十年代,安子碼頭客運逐漸恢復。1943年,青島的一條鐵殼機船「通河」號,航行於青島小港至安子碼頭間,每次可載客100人。當時,因碼頭簡易不能停靠,只得泊在海中靠小木船進行擺渡。


  1945年7月11日,一架美軍飛機自西向東轟炸安子碼頭,停泊在碼頭的一艘「濟安」號輪船被炸,死6人,傷多人,輪船被擊傷多處,拖回青島小港。


  1949年1月,關於青島薛家島班航輪希即研討辦理的代電。


  1945年8月22日薛家島第一次解放後,安子碼頭曾兩次失陷敵手,被國民黨軍隊控制。


  1949年5月26日夜至27日凌晨,解放軍濱北軍分區獨立一團和膠南指揮部,攻下國民黨的指揮部駐地薛家島村後,一舉奪回了安子碼頭。30日拂曉,國民黨青島守軍向駐守薛家島的國民黨軍運送武器彈藥,誤認為安子碼頭仍在國民黨軍隊控制下,待汽艇停靠安子碼頭時,被解放軍武力制服,敵軍汽艇上15人當場繳械投降。解放軍繳獲武器彈藥一大批。這批武器彈藥為我軍解放薛家島,提供了及時的戰時補給。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安子碼頭回到人民手中。1949年由昌濰地區的膠南縣管理,修築了一條碼頭引道,碼頭加引道總長140米。


  安子碼頭屬薛家島轄區。建國後,薛家島一直為膠南縣鄉鎮級行政區域。1976年,薛家島公社從原膠南縣劃歸新成立的昌濰地區黃島革委。1979年,黃島劃歸青島市,薛家島公社(後改鎮)歸黃島區所轄。


  上世紀五十年代青島海運局客船

  1953年青島海運局成立。青島海運局統管山東省沿海地方港口和航運,安子碼頭由海運局接管,稱為「薛家島港」。青島小港至安子碼頭有客運班輪常年對開。

  安子碼頭(薛家島港)1958年至1960年連續三年貨物吞吐量超15萬噸。

  1967年,青島海運局築港工程隊在原碼頭前沿修建了一座20.1米的重力式混凝土方塊碼頭和一座長223.5米,寬5米的砌石引堤。1967年7月18日,薛家島港碼頭維修改建工程竣工。1980年再次擴建,泊位延長到60.3米,前沿水深達3米,乘潮可同時停靠2000噸級船舶2艘,還建起了1491平方米的客運站,容納旅客1000人左右。


  青島海運局青島至薛家島船票

  改革開放後,安子碼頭的貨物吞吐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業務繁忙,航線密集,客流較大,碼頭客貨運輸進入鼎盛時期。

  1985年1月1日,青島海運局撤銷,實行政企分開,港航分設。安子碼頭與青島小港、黃島港(木材碼頭)一起成為青島地方港務管理局分布在薛家島、青島市區、黃島的小型碼頭,承擔着山東省及青島周邊地區海上客貨運輸任務。

  安子碼頭港灣里的沉船。左首建築為輪渡薛家島客運站。

  1985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3月28日,奠基儀式在薛家島隆重舉行,省市嘉賓3000多人。由於當時青黃之間沒有高速和輪渡,參加典禮的部分嘉賓,是從小港乘小客輪至安子碼頭。返程時,天氣突變,颳起大風,客輪被迫停航。部分嘉賓只得改乘汽車繞道膠州,歷時近3個小時才返回到青島市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立,青黃客流增加,原有小港至安子碼頭、黃島碼頭的客運航線遠遠不能適應膠州灣東西兩岸交通的需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膠州灣西海岸地圖

  早在1984年,醞釀成立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初期,青島市長臧坤就提出儘早建設青黃輪渡的設想,並要求市相關部門儘早與青島海運局研究對接。

  1985年3月28日,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

  1985年,山東省青島海運公司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上,向上級提出建設青島至黃島輪渡的請示。請示很快得到青島市政府和省政府的批覆。山東省交通廳和青島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籌措建設資金。青島市政府設立「青島輪渡建設指揮部」,協調各方面的工作。青島海運公司則派出精兵強將籌建青黃輪渡,並掛牌設立「山東省青島海運公司輪渡管理處」,做為公司的二級單位。

  整個輪渡工程包括在黃島和老市區團島各修建一座輪渡碼頭並配套修建停車場、侯船廳和購置輪渡船等項目,總投資2137萬元。該工程於1985年10月破土動工。1986年從日本購買兩艘二手滾裝船,命名「魯膠渡1」和「魯膠渡2」。1986年12月28日,青島至黃島輪渡航線開通。1987年底,青島至黃島輪渡工程全部竣工。從此,青島老市區和黃島之間滾裝船載客載車僅用20分鐘便可到達,極大地方便了兩岸通行及經貿往來,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990年薛家島

  1991年7月16日,山東省青島海運公司經營四年的輪渡管理處經省政府批准,下放給青島市。同日,山東省交通廳航運管理局與青島市交通局簽署交接協議書。後更名為青島輪渡公司。


  1992年5月,山東省、青島市先後決定,將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展到黃島全區,並實行兩區體制合一。開發區地域擴大,經濟體量增加,客流增長,加強和改善青島至薛家島的海上交通又迫在眉睫。


  2002年,青島輪渡公司在緊鄰安子碼頭南側建有薛家島輪渡站,青島至薛家島的客運航線開通。來往薛家島輪渡站的旅客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安子碼頭落寞在輪渡站的一側,有着百年歷史的老客運碼頭安靜了下來。


  2008年,具有五十多年國有歷史的安子碼頭完成了國有企業負有的使命,退出了國企行列。


  2021年,閒置多年的安子碼頭土地被轉讓。走過百年風雨歷程的老碼頭,終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據悉,安子碼頭原址將由山東濰柴集團改造建設成船舶舾裝碼頭,總投資23750.05萬元。項目為濰柴(青島)海洋裝備製造中心配套工程。建設碼頭岸線725米,碼頭結構底高程-7.5米,滿足2000噸級船舶舾裝及停靠。新建兩座80✕12m突堤,躉船3艘,遊艇泊位28個,停泊水域底高程最大-7.5米。對相關水域進行疏浚,疏浚方量約34萬立方米,其中,水下清礁約1.5萬立方米。同時建設導助航、供電照明等配套基礎設施。


  濰柴(青島)海洋裝備製造中心項目一期,主要建造60m以內鋼鋁船舶,年建造船舶30艘。年原材料耗量約6500噸,其中,鋼材約6000噸,鋁材約500噸。項目代表產品主要為60m以內的公務船,小型船艇。

  百年青島,百年老港。


  青島膠州灣海圖。安子碼頭位於薛家島灣西南岸,距青島小港碼頭海上距離6.7海里。

  近百年來,客運始終是安子碼頭的主業。因港灣水淺,港池淤積,泊位小吃水淺,沒有吊裝設備,不能靠泊大船,以及陸路汽車貨運受限制等因素制約,碼頭貨運始終無大發展。解放後,青島海運局進行了幾次修復擴建,但仍屬小型港口,僅能靠泊百噸小船,貨物吞吐量很低。隨着青島輪渡薛家島航線的開通,安子碼頭客運被迫停業。

  安子碼頭幾代從業者都是來自薛家島周邊村莊的人。有的祖輩解放前就在安子碼頭扛大包,有的是子承父業頂替父輩來碼頭工作,他們共同見證了安子碼頭興衰的歷史過程。在碼頭閉港的那天,一位老職工從牆上摘下了安子碼頭1914年一副老照片,依依不捨離開了工作四十餘年的老碼頭。


  安子碼頭曾經與青島小港一樣,是青島重要的客運碼頭,是薛家島乃至於膠南諸城地區路人皆知的地標。安子碼頭至小港航線是膠州灣東西兩岸的主要海上客運通道,為促進膠州灣東西兩岸交通,為方便兩岸民眾的往來,為促進魯西南地區民眾客商往來青島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載於青島航運史冊。

  安子碼頭就像是一位年邁老人,有着傳奇的故事,歷盡滄桑,向人們訴說着曲折的風雨歷程。安子碼頭已成遠去的歷史,百年老港在青島港航史上留下了深深印記。雖說安子碼頭已經完成了百年海上客貨運的歷史使命,如今卻也有了新生,正在規劃建設。

  悠悠歲月,星移斗轉。幾度風雨,幾度春秋。

  青島是港口城市,以港興城。青島港口的發展最早是以小港碼頭、安子碼頭等小港口起步。青島1891年建制,1901年小港碼頭竣工,同年,大港碼頭舉行開工儀式。1904年修建安子碼頭。如今,青島前灣港、董家口港區蓬勃發展,充滿活力,青島港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著名港口行列。青島至黃島區的交通十分便捷,地鐵、跨海隧道、跨海大橋都可快速抵達,西海岸新區已成青島經濟重要增長極,活力十足。


 西海岸新區

  時代在發展,城市在變遷。青島的發展和變遷,不但使百年老港安子碼頭被淘汰,經營近三十年,曾經十分繁忙的青島輪渡也被迫處於了停航狀態,正在調整經營業態,努力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變遷。

  隨着青島環灣大都市的開發建設,安子碼頭所在安子片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感嘆百年老港歷史變遷的同時,為新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喝彩。

  安子碼頭的興衰變遷,是時代發展變化的縮影和映射。曾經的繁忙與興隆,曾經的落寞與衰敗,都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成為遠去的記憶。

  2023年11月寫於青島。

  本文作者:王洪舉,男,1963年出生,系青島市市北區作家協會會員,曾在青島地方港口、航運單位工作。人文歷史及散文愛好者,作品曾在《青島晚報》、《青島早報》、《讀報參考》、《青島日報》、《齊魯晚報》、《中國水運報》、《中國水運雜誌》、《山東交通報》及網絡自媒體微信公眾平台等發表。

  參考文獻:山東航運史、青島市情、青島年鑑、膠南縣誌、青島新聞網等資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