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山此處可終老(本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山此處可終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青山此處可終老》中國當代作家本思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山此處可終老

三月份,搬到了山腳下的昌平縣城。剛搬過來的那個下午,就按捺不住自己,一定要到附近的北山看一看。從家門口走過去,走了半個小時候,到了明十三陵附近的昌平北山公園入口。從公園裡找到了一條小路,走到了一片茂密的松林里。松林里還蓋着厚厚的積雪,沒有融化。踩着積雪,咯吱咯吱地,一步步走上了山坡。沿着山坡,一直往上爬,爬到一座峰頂,放眼望去,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北京城裡那些高大無比、不可一世的高樓變得那麼渺小。

翻過這座山峰,往北邊走,一座白石堆積而成的陡峭山峰出現在眼前。這時候,白石之間的草木還沒有發芽長葉。踩着一塊塊白石上去,就到了這座山的最高處。環顧四周,藍藍的天上幾朵白雲悠悠地飄着。藍天白雲下,東邊是安靜的仙人洞村,東北角是明亮清澈的十三陵水庫,北邊和西側被更高的山巒環繞着。爬得累了,就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下午,沿着另一條小路,不緊不慢地走進山里。兩位大叔坐在小路邊的小椅子上悠閒地吹着小號,掛在樹上的樂譜架在風中飄來飄去。這次,選了一條很陡的路爬上到另一座頂峰。在夕陽的餘暉里,看松濤在風中此起彼伏,嘩嘩作響,盪去了所有的煩惱和憂慮。大城市的邊緣還是悠閒自在得多,一如走過的杭州灣邊上的小城海鹽。那裡的濤聲和這裡的松濤可謂異曲同工。

接下來的一周里,又爬了三次。一次是下班後,一個人又走到了山上。爬上山頂的時候,天已經黑了。山上也早就沒有了人。灰黑的夜色中,腳下那五彩繽紛的燈光顯得分外明亮。在城市燈火的映襯下,荒涼的山頭不再那麼孤寂。在微弱的燈光下,踩着堅硬的石頭,沿着崎嶇不平的路,慢慢走下去。走了很久,才走到山腳下。

後來,不知道爬了多少次。每到下班和周末沒事兒的時候,都會去爬一爬。好幾次爬這座山的時候,都會看到無憂無慮的老人慢慢走着,慢慢地看着這山上的一草一木。他們的臉上是那麼地平和自然。是不是這座山給了他們這種安寧呢?在大城市裡已工作了十年多的我,感到十分地壓抑,十分地疲憊。真想像他們一樣,一輩子生活在這裡,直到老去。看着四面的青山,我發現自己突然開朗起來,大聲地拉長着聲音吼叫起來。聽到吼叫聲,松間一隻鳥兒呼啦一聲,飛到了天上,鑽進了那淡淡的白雲里。此情此景,讓我不由得作詩一首:「青山此處可終老,分外安寧無事擾。浮雲遠去吟長歌,歌到松間驚野鳥。」

四月份的一個晚上,早早地下班,西天的晚霞如潑開的顏料撒在天空上,紅艷艷的,讓我不由得要到山上去看一看。沿着山路上去,看月亮從東側山頭的彩雲間漸漸升起來。爬到山頂上,天有些黑了。剛到山頂,山頭那美麗的晚霞沒多久就消失了。美好的東西總是這麼難以把握。在些許的遺憾中,朝遠處看去,萬壽山在淡淡的雲霧中,從黑到灰白漸變着,色澤是那麼地柔和自然,真的像一幅山水畫就掛在眼前。只是不知道這幅山水畫是誰畫的。山下的村落,點點燈火亮了起來。看着夜色的山美得如此醉人,在山頂上的亭子裡,我坐了很久很久,任微風一遍遍吹拂着。直到天黑得幾乎看不見路了,我才願意走下山去。路上,看着天上的月亮和山的夜色,我馬上有了靈感。於是,就寫了這首歌詞《山水夜色》:

誰的水墨,

點染山水的夜色。

山下村落,

亮起安寧的燈火。

峰頭端坐,

微風輕輕地撫摸。

彩雲飄過,

幾顆星星在閃爍。

夕陽已西沉,

晚霞匆匆過,

匆匆過,

最美瞬間難把握。

月亮在天上,

默默看着我,

看着我,

像有什麼要訴說。

天漸漸暖和起來,山上的花草樹木漸漸發了芽,長了葉。那小小的嫩嫩的綠葉散發着清香的味道。好奇的我一邊爬山,一邊採摘,采了一大包回去。在燒熱的鍋里翻炒幾下,讓葉子殺青晾乾,衝上開水,不一會兒,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泡出了淡黃色的澄澈液體。一杯好茶就這樣做出來了。這杯茶喝起來讓人神清氣爽。每到早上,我都會泡上一杯,一邊品着茶,一邊看着書。看上大概一個鐘頭的時間,吃完早飯,再去附近的公司上班。

每過多少天,山上的洋槐花也開了。山腳下,山坡上,峰頂處,長着大大小小的洋槐樹。洋槐樹四周掛着洋槐花,有的盛開着,有的含苞欲放,引來蜜蜂飛來飛去,嗡嗡得叫着。洋槐花很多很多,沒走多少步,還沒有爬上一座山峰,我就采了滿滿的一大包。回家後,拌上麵粉,澆上麻油,蒸出來一大鍋。一股香甜的水汽瀰漫在廚房裡。出鍋後,我使勁兒地吃,吃得實在塞不進去了,還是沒有吃完。

山裡的茶和洋槐花讓我更加留戀這裡了。只要有時間,我都要爬到山上看一看。

青山此處可終老。真想留在這片蒼翠的山裡,終老此生。 [1]

作者簡介

李應登,筆名本思,出生於1986年,安徽臨泉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