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霞苑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霞苑村位於福建省仙遊縣城南部,介於木蘭溪南岸與苦溪東岸之中,隸屬鯉南鎮,距縣城中心僅一步之遙。地理位置優越,三郊公路貫穿其中,交通便捷,一片平原。人文景觀,城鎮規劃井然有序,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環境綠化、布局合理。蔚然壯觀的新農村建設襯托着蘭溪南岸,顯得分外妖嬈。[1]

中文名稱: 霞苑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福建省仙遊縣

人 口: 4000多人

歷史沿革

霞苑村面積約4平方公里,水源豐富,土地肥沃,全村1000多戶、4000多人口、22個村民小組,其中郭氏回族20多戶、120多人以外,全是清一色張氏,入霞始祖張常甫公又名淳武公,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74年)由莆田笏石橫塘遷入霞苑,屬河北清河張姓嫡子後裔。霞苑張祠有唐高宗御筆提字「百忍堂」匾額,祠內還有乾隆歲次丙午孟秋立碑一塊。張氏在霞苑已有600多年的悠久歷史,現是鯉南開發區「仙遊城市東擴南移」的中心地段,黃金寶地,縣府機關單位和各項目陸續落地本村,未來的「蘭溪西側公園」、「華僑大廈」、「農村新居」在籌建中。

物產經濟

霞苑村自張常甫公開族以來,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村內張祠600多年來今已修建一新,成為本村市級春風文化活動中心,倍受社會各界老人的青睞。村內霞山祠、潘山宮、後源堂都是清朝道光25年建造,至今保持完好。且信眾群集,香火旺盛,成為張氏群眾老人聚集文化娛樂。促進民間和諧團結和人民群眾愛國愛教,積善行德的好場所。霞苑村至今已形成為建築工程一條龍的專業村。

人文歷史

霞苑人民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現代文明,入霞始祖常甫公為仙遊縣張氏繁衍壯大立下不朽的功勳。全宗族至今有1928多戶、7540多人。霞苑村張氏可謂是源遠流長,枝繁葉茂。霞苑村名聲在仙遊縣內可謂是婦孺皆知。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英明的領導下,霞苑人秉承祖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同舟共濟,同心協力,霞苑人在莆田市內、社會各界各個角落,都有霞苑人榮耀。據不完全統計,霞苑人當政處幹部以上有3位,科級幹部有8位。在改革開放兩個文明建設中,霞苑人民時刻聽從黨的號召,抓革命促生產,把經濟搞上去。村黨支部、村委會曾多次獲得上級政府的表彰。2003年本村調委會被評為「市級先進調委會」。在創建平安仙遊,構建和諧社會的新農村建設中,霞苑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新農村建設而奮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