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霞洞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霞洞鎮隸屬於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位於電白區西北部,背倚浮山嶺,浮山嶺最高峰在境內。面臨沙瑯江中段,西與羊角鎮接壤,北連黃嶺鎮和高州市根子鎮,總面積129.07平方千米(2017年),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霞洞鎮是電白區革命老區、文化古鎮,其飲食文化及旅遊資源相當豐富。[1]

歷史沿革

霞洞鎮在隋、唐時為良德縣地,部分為南巴縣地。

宋開寶五年(972),隨縣併入電白縣,時為下博鄉地。

明成化四年後,為下博鄉一都的霞洞、那夏、譚白等小鄉。

清朝為沙瑯巡檢司所轄的霞洞堡、下博新村堡、黃暫堡、長格堡。

民國時為第五區的霞洞、霞南、霞西、霞東、霞中等鄉;30年(1941),為第二區的霞洞鄉(霞洞、霞南、霞西並)、霞陽鄉(霞東、霞中並)。

1949年11月,為第五區(觀珠)霞洞鄉的霞洞、塘涵、油甘和第六區(沙瑯)霞洞鄉的甘村、永樂、霞嶺、石頂等小鄉。

1953年3月,為十一區(霞洞)的大村、新河、油甘、霞中(鄉所在地三角坡村)、塘涵、榮夏、化普、甘村、石頂、霞中(鄉所在地暫板陂村)、永樂等鄉。

1957年2月為霞洞、榮夏、霞嶺等中鄉,年末為霞洞大鄉。

1958年9月,隸躍進人民公社;1959年3月,析躍進人民公社,置霞洞人民公社,轄23個大隊,432個生產隊。

1960年3月,霞洞人民公社析置石頂人民公社。

1963年1月,石頂人民公社併入霞洞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撤公社置霞洞區,轄24個鄉。

1987年3月,撤區置霞洞鎮,轄1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1989年10月,村民委員會改稱為管理區。1990年霞洞鎮轄1個居委會、24個管理區、295條自然村。

1999年1月,管理區改回稱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會,霞洞鎮轄區不變,轄一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2]

經濟概況

霞洞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電白區革命老區、文化古鎮,憑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農業為該鎮主要產業,工業穩步發展,治安相對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6年來,該鎮切實推進"三高"農業生產基地化、經營產業化。8萬多畝荔枝,年產2.8萬噸,素有"天下荔枝第一鎮"的美稱。種植北運菜3.5萬畝,蔬菜、香芋生產基地化。年產優質肉雞、肉鴿160萬多隻。花崗岩、石灰岩、河沙、粘土等礦藏豐富,是粵西著名的建材生產基地。塑料雨衣、農用噴槍等加工業發達,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依附着浮山嶺的神韻,隨着茂名市經濟發展,霞洞鎮將迎來旅遊業發展的絕佳時機。

交通

道路在全區率先實現水泥硬底化,三茂鐵路、羊雲公路貫通東西境,距水東港33公里,距茂名火車站23公里,距325國道30公里,毗鄰陽茂高速,鎮入境處有高速公路出口,交通便捷,茂名市交通運輸公司、電白區交通運輸公司均有短途汽車直達,班次頻繁。

社會事業

教育:有中學二所,電白縣第三中學(已改為電白區第三中學)、霞洞中學,辦學規模較大,教學成果顯著。

各村均建有小學,部分大村有2至3所小學。[3]

特色特產

霞洞豆餅

霞洞豆餅與其它豆餅有所不同,迄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選料優良,製作精細,色鮮質嫩,清脆爽口等特點著稱,是粵西著名特產之一。霞洞豆餅的來歷,當地有這樣的傳說:隋朝,霞洞堡經常遭受外族入侵,人民群眾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年初夏,正是豆熟時節,田野里,到處都是金燦燦一片。一天中午,群眾正在地里忙着收穫黃豆,只見一群惡魔氣勢洶而來,張牙舞爪要搶奪黃豆。正在這時,冼大夫人帶領的軍隊來了,他們趕走了惡魔,奪回了黃豆。為了感謝冼太夫人的大恩大德,霞洞人民家家戶戶磨黃豆,做成一隻只豆餅慰問冼太夫人的軍隊。從此後,霞洞的豆餅聞名天下,南來北往的客人來到霞洞,無不品嘗一番。

嶺南佳果-荔枝

2002年5月間,《廣東科技報》以整版篇幅報道了"天下荔枝第一鎮"--電白區霞洞鎮的情況,向人們介紹了霞洞荔枝,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全球荔枝看廣東,廣東荔枝看霞洞。"

該鎮荔枝主要品種有:白糧罌,白臘,黑葉,桂味,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

20世紀80年末,霞洞以百里荔林,霞飛浮山,丹荔映翠,被命名為"荔映丹霞"選"電白新八景"。[4]

歷史文化

據1982年該區全區文物普查考證,電白區境內遠在7000年前已有人類活動。秦漢時百越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隋唐時縣東部、東北部、中部一帶主要是瑤 族人聚居,西南部至西北沿海,沿江地區則主要是俚族和壯族人活動。

漢人最早於何時徙入已很難考證,不過漢人大批移民入境當從宋代開始。宋徽宗年間(1101-1125年)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中原時有戰亂,大批漢民從福建的莆田、晉江、閩縣、福州、汀州等地和廣東的東北部地區徙入。此外,還有神電衛駐軍官兵(多為浙江人)的後裔及到此經商貿易的商賈人留居的,有到高、雷、廉、瓊等州縣任職的仕官退職後在此擇居的--他們先後在此繁衍,於是境內的漢人數量越來越占優勢,而原來的土著民族只得遠徙廣西和海南等地,部份則與漢人同化。

該鎮民眾少有遷出,該縣各鎮姓氏占全縣姓氏人數比例數據中,崔、王二姓比例最高,至今保留頗有特色的二大族人與多姓氏和諧相處良好局面。

粵西年例

"年例"大過"年",從有歷史記錄以來茂名及其所轄市縣(區)鄉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當隆重熱鬧。它還讓我們去追根溯源其文化與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冼太夫人的聯繫,而在霞洞,自大年初六起,各村陸陸續續操辦自己的年例。

霞洞鎮大年例

正月十七:道光《電白區志》記載,霞洞鎮有一個"年例"叫"十七把人看",即在"正月十七日"來紀念冼太夫人,活動規模大,節日氣氛濃烈。每年正月從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按時舉行。這裡是一塊縱橫約三裡面積的平原地貌,唐時是冼太夫人孫輩聚居的村莊,一年中有兩次"年例",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與"縣誌"中記載冼太夫人每逢元宵節出遊的習慣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着密切的關係。可見當地人把"年例"視為"元宵節"也是有它的演化痕跡可尋的。

每年二月二為霞洞社區的年例助,歷年來規模較大。

地方語言

移民成份的複雜,導致語言呈紛繁多樣狀態。黎話(閩南語系)流傳幾千年,為當地主要語言;涯話(即粵西客家語),占了霞洞人口的小半部分;白話(粵語),也略有分布。[5]

風景名勝

浮山嶺旅遊風景區

浮山嶺旅遊風景區是高州與電白分界山,電白境內擁有海拔高941米、966米的最高峰山峰,盤亘24里,是生態旅遊和農業觀光旅遊的好去處。浮山嶺山清水秀,樹木郁蔥,泉溪清澈,雲霧繚繞,置於其間,恍若仙境。山上峭峰凌空,怪石磷峋,有一石洞面積達70多平方米,壁立如閣。山腰和山下荔枝、龍眼連片成林,花繁果碩。山北根子,山南霞洞,南麓山坡蜿蜒列布,山尖上可俯視電白、茂名、高州等縣市,沿途景觀相當誘人,但由於缺乏資金支持,旅遊發展較北面根子鎮落後;浮山嶺有獨特的文化古蹟,歷為兵家要地,早在隋朝時,百越族首領冼英(冼太夫人)就在此設置營地。

晏公廟

隋朝譙國冼夫人,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第一人。她是愛國主義典範,一生致力於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大業。她平叛亂、誅反賊,維護了嶺南十餘州的安定,保境安民,發展生產,有功於人民,人民崇敬她。為緬懷她的功績,雕像建廟紀念。解放前粵西各地冼太廟有100多座,但以電白縣霞洞晏公廟最為宏偉壯麗。晏公廟建在看人坡北端獅子嶺向陽坡,坐北朝南,占地約10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分三殿,後殿地勢高,有兩尊泥菩薩。中殿面積最大,畫棟雕梁,莊嚴肅穆。置兩尊冼夫人身像,形神一模一樣。前殿最低,臨近廟門。

該廟由崔、王兩姓共同建造和管理。廟前有一副對聯: 左邊是:合眾心,奉一尊,誠可千古,敬可千古; 右邊是:分法相,庇兩族,王也萬年,崔也萬年。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七日,崔、王兩姓在此廟前面三里處一個叫漢人坡的平坡搭上戲台,分別聘請兩廣著名的粵劇團唱大戲,相互競賽,看誰的戲台塔得高,戲唱得響。同時舉行當地人叫做"走公"的賽跑活動。每年對冼太夫人的紀念活動從正月十六日一直延續到十九日,每當這個時候,南來北往的商人、看客雲集這裡,看戲的,做買賣的,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盛極一時。一九五七年,霞洞晏公廟曾出現粵桂湘瓊四省100萬人到來瞻仰朝拜冼太夫人的盛況。可惜,晏公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所進行的"三反五反"浩劫中被燒毀,蘇東坡等歷代詩人的碑刻也已蕩然無存。到九十年代後期當地民間自行籌資,在原址上簡單地重修,由附近村民打點,香火四季不絕。

在各地活動中,以霞洞馮家村的聖誕活動,規格最大,影響最廣。每年冼太夫人誕辰和忌辰縣均組織相關活動,統稱為電白冼太夫人文化節。

看人坡

位於霞洞鎮馬路頭管區的前前後後,整個看人坡從南到北長約二公里,寬的部分在南端,約0.8公里,最狹的部分在北端,約200米,稱做狹喉。狹喉以北約400米便是晏公廟所在地。看人坡都是短草平鋪的草地,十分平坦,是當地人牧牛、學生操練或政府開大會的場所。看人坡南端最開闊處,有兩個城堡,東面的一座叫王屋堡,西面的叫崔屋堡。兩堡之間的草地,就是每年正月十七演戲搭台和搭迎神壇(稱廟堂)的地方。歷史上,每年的正月十六是漢人坡迎神演戲的序幕之日。延續四天的盛會,招來四面八方的商客雲集於漢人坡會場,進行規模宏大的貨物展銷,來到漢人坡展銷的貨物品種,應有盡有。漢人坡盛會,形成粵西最大的一次貨物交易盛會。現因村鎮建設,看人坡遺蹟面積已經很小,但每年的正月十七前後,由於年例的舉辦,看人坡非常熱鬧。

石柱石船石帆

石柱位於電白區霞洞鎮,一說約建造於南朝至唐朝間,又一說年代無法考究。從霞洞開始向南朝海邊方向延伸,每隔1至1.5公里豎1條,共9條,呈弧形排列,每條石柱高度不一,一般高約4米左右,下大上小,縱向三面為平面,一面呈弧形,弧面朝着大海,平面對着浮山。在一石柱旁,埋有石船一條,船長約3米,厚約0.2米,寬約0.8米,兩頭微翹,整石雕鑿而成。

古荔園

在高力士、楊貴妃之前,遠嫁來霞洞作冼夫人第四代的孫媳婦,死後葬在霞洞獅子嶺(現有墓為證)的順政郡君許夫人,也許會給她的父親,武則天時的中書令(宰相)許敬宗和皇帝捎拿過霞洞荔枝,最先開闢了荔鄉霞洞至古都長安的"荔枝之路"。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相傳高力士進奉給楊貴妃的家鄉美味荔枝,當為浮山嶺之陽的霞洞荔枝。榮夏村委會有條"進奉"(也稱為"正奉")園村,其村落周圍有許多古磚殘留下來。

崔氏祠堂遺址

霞洞大村一共建了三十七座堂。民間常說它有三十六間(座的意思)半,其中崔氏二十六間半,這些祠堂大多數是坐北向南(古有"順水祠堂逆水廟"的建築習慣)。

東面:德明公祠

中間:崔氏大宗(即長房鎮符公祠),靜軒公祠,允谷公祠,謙亭公祠,貞懿公祠,端凝公祠,蘭室公祠,德化公祠,崔氏宗祠(即崔氏始祖九九公祠--崔氏總祠),竹軒公祠,鳳基公祠。

西面:衛南公祠,深山公祠,貞霞公祠,貞純公祠,表凡公祠,艮位公祠,靖一公祠,直源公祠,軼群公祠,思源公祠,清泉公祠,恢度公祠,白雲公祠(大風吹崩半間,剩半間)

在崔氏二十幾座祠堂中,七世祖以下的居多。因三房人少,祠不多,而二房只建七世祖靖一(鎮助)公祠於西面田邊,建八世祖貞純(則明)公祠於艮位公祠之左上角,共占有三座。其餘崔氏宗祠,為四房和長房這兩房多人的房頭所建。

崔氏二房的靖一(鎮助)公祠,擇吉於清道光丙申(1836年)、丙申月、丙申日、丙申時開工興建,是個特色。而八世祖貞純(則名)公祠,乃從十六世良楨、良材之蒸嘗出錢建造,亦是有異於其它宗祠之處。(崔)貞懿公祠是以八世祖崔則乾的諡號為祠名,而不是以他的排行名、字、號為祠名。其它宗祠的祠名是每有這個情況。

各祠掛有進士、舉人、解元等紀功名、耀祖宗的牌匾(紅底金字)。清代,崔氏書法家霞法,他寫的字拿到當鋪典押,可得銀錢。某年,有一王氏宗祠建成,但大門橫額懸空,還是未有理想的字匾掛上。崔霞法中計在灑醉中揮筆,寫到"祠"字的右邊,還欠"司"字內的一畫一口,就猛醒起來擱筆不寫。其後,其他寫字也略有名氣的人把欠寫筆畫部分補上,與他寫的比較,筆力各方面都有天淵之別。後來崔氏始祖祠留有崔霞法寫的橫額,有"星聚遺徽"、"世澤綿長"、"教俠珠池"、"位參岳牧"等,但各額的字體表面看來是不同家的。

這些獨立於居室之外的祠堂,其中軸線上的一般布局為:大門--享堂--寢室。享堂亦稱祭堂,是拜祭祖先神主,舉行祭祀儀式及族眾團聚之所;寢室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在祠堂前還有照壁或牌樓,畫棟飛甍,煞是壯觀。這些望族祠堂,往往還派專人管理。有收嘗租的,有保管家譜、族譜的,有看守祠堂的,有籌備祭品的。王氏設有槐蔭堂,專門辦理族內人的糾紛。崔族設有董事會,亦是同類組織。祠堂的經濟支柱是祭田(俗稱蒸嘗)。祭田是該祖祠屬下全家庭的公共財產,其收入主要用於支付祠堂祭祖的各種費用以及撫恤族眾,也有用於獎學和對宗族的榮光作出巨大貢獻的孝子賢孫的獎勵。

為什麼霞洞大村在明、清時期建了這麼多的祠堂?當地的一些老人說:這裡東西、南北各是一公里,前面及左右兩邊圍着許多池壙,是"仙女撒網"、"網督"的風水寶地。歷代祖先都認為每在這裡建多一間(座)祠堂,即又"發一發",更興旺,更發達。因而競相象投資一樣。以各祖的嘗租或其他什麼方式集資、捐資建新祠堂(分祠),並廣置祭田,以祈能有新的發達。但撇開迷信色彩,透過現象向更深層次找原因,可看到它與明、清時代,宗法制度處於成熟的發展階段,祭祀作為家庭的重要活動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祠堂成了家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徵,在家規族訓中,"立祠堂"、"重祭祀"一類的說教占有突出位置,是很有關的。當地的崔、王兩姓是名門望族,蒸嘗多,富商巨賈、名儒宿宦均有,且讀儒家經典、深受理學影響的上、中層人物又多。其他族人拿這麼多的錢來建這麼多祠堂,辦不到,而霞洞崔、王兩個名門望族則可以辦到,亦有這個重要原因在裡面。況且清政府對此更無所限制,因而,祠堂的多多營建,便成了他們全體族人共同的主導意識。從明朝中後期至有清一代,祠堂的建置遍布霞洞大村的各個角落,共建三十七座,實得三十六座半,自然成為人們可以理解的歷史現象了。

番薯林公廟遺址及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電白縣霞洞有一年發大旱,稻穀無收,很多百姓餓得向西南逃荒而去。當時,霞洞有個林懷蘭醫生,吳川人氏,也隨着災民逃荒,途中為很多災民治病。

當林醫生同災民到了交趾國(今越南北部)關口,又同關口一位將軍治好了病,將軍甚為感激。

在交趾國的王宮裡,有個公主患病久醫無效。一日,關口將軍入宮稟報:"中國有一位林醫生,與災民逃荒到關口,治好了很多災民的病,我的病也是他治好的。公主久病不愈,不妨請他看看為好。"國王想了想,令將軍請林醫生入宮,為公主醫病。果然,公主服了林醫生開的藥,幾天後病情好轉。國王為了答謝林醫生,贈送成匣金銀珠寶,但林醫生婉言謝絕。

國王設晏,以國寶熟番薯款待林醫生,表示最高敬意。席罷,林醫生問公主:"席上番薯,能否給我一條生食?"公主答允,送給林醫生一條生番薯。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捆在頭髮辮子裡,戴上圓瓜帽子,辭別公主,轉返中國。

林醫生離開王宮後不久,不知怎的,國王忽然接到稟報:國寶番薯被偷出境。國王大怒,立即派關口將軍追捕。林醫生到邊境,坐船到了江中,這時追捕的將軍划船上來攔住了林醫生道:"你偷國寶番薯出境,今奉命要將你緝捕。"林醫生聽罷,說出了為救災民生存,取回番薯種植的心意。將軍聽後,深為感動,命令士兵放行,讓林醫生帶番薯回國,自己便投江自盡了。

林醫生回到了電白霞洞,把半條番薯種植,不久長出了葉子,下了薯。這番薯能耐旱種植,迅速生長,消息傳開,各鄉農民紛紛前來取薯苗、薯塊,廣泛種植,有了番薯當雜糧充飢。從此以後,番薯便從霞洞傳到廣東各地,傳到中國的許多省份。

乾隆年間,霞洞副榜崔騰雲,為紀念林懷蘭醫生挽救百姓饑荒的功德,率領民眾在電白霞洞圩邊建立"番薯林公廟"。廟建成後,每年收番薯時,當地農民挑選大條的番薯,掛吊在廟門前,以表示感謝林醫生的恩德,祈禱林公保佑風調雨順,稻穀番薯豐收,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可惜,此廟毀於文革年代。[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