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霍阿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霍阿伊,金庸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的人物,新疆回部族人的少年領袖,是霍青桐和香香公主的哥哥,為人忠正耿直。因回部聖物《可蘭經》被清軍搶走,霍阿伊與父親木卓倫及妹妹霍青桐率領族人前往中原追尋聖物,得陳家洛相助,使得《可蘭經》失而復得,因此對陳家洛深懷感激之情。後來陳家洛被兆惠大軍圍困於大漠之中,霍阿伊也曾率部相救。最後因清軍攻破回部,與父親木卓倫一同戰死沙場。[1]


書中描述

【1】回人隊中一騎飛出,乘者大叫:「二妹,你先退。」此人是霍青桐的兄長霍阿伊,一杆大槍阻住兩名鏢師。霍青桐回身上馬,兄妹二人且戰且退。忽然兩邊山頂一陣急哨,霍阿伊、霍青桐催馬快奔。閻世章跟着追去,霍青桐兩粒鐵蓮子向他上盤打去。

【2】那青年正是陳家洛,當下連聲遜謝,說道:「小弟姓陳名家洛,我們有一位結義兄弟,被這批鷹爪和鏢行的小子逮去,大家趕來相救,卻撲了個空。貴族聖物已經奪回,可喜可賀。」木卓倫把兒子霍阿伊和女兒叫過來,同向陳家洛拜謝。

【3】陳家洛見霍阿伊方面大耳,滿臉濃須,霍青桐卻體態婀娜,嬌如春花,麗若朝霞,先前專心觀看她劍法,此時臨近當面,不意人間竟有如此好女子,一時不由得心跳加劇。霍青桐低聲道:「若非公子仗義相救,小女子已遭暗算。大恩大德,永不敢忘。」陳家洛道:「久聞天山雙鷹兩位前輩三分劍術冠絕當時,今日得見姑娘神技,真乃名下無虛。適才在下獻醜,不蒙見怪,已是萬幸,何勞言謝?」

【4】正敘話間,忽然西邊蹄聲急促,只見一人縱馬奔近,翻身下馬,竟是個美貌少年,那人向陸菲青叫了一聲「師父」。此人正是李沅芷,這時又改了男裝。她四下一望,沒見余魚同,卻見了霍青桐,跑過去親親熱熱的拉住了她手,說道:「那晚你到哪裡去了?我可想死你啦!經書奪回來沒有?」霍青桐歡然道:「剛奪回來,你瞧。」向霍阿伊背上的紅包袱一指。李沅芷微一沉吟,道:「打開看過沒有?經書在不在裡面?」霍青桐道:「我們要先禱告阿拉,感謝神的大能,再來開啟聖經。」李沅芷道:「最好打開來瞧瞧。」木卓倫一聽,心中驚疑,忙解開包袱,裡面竟是一疊廢紙,哪裡是他們的聖經?

【5】眾回人一見,無不氣得大罵。霍阿伊將蹲在地上的一個鏢行趟子手抓起,順手一記耳光,喝道:「經書哪裡去了?」趟子手哭喪着臉,一手按住被打腫的腮幫子,說道:「他們鏢頭……幹的事,小的不知道。」一面說,一面指着雙手抱頭而坐的錢正倫。他在混戰中受了幾處輕傷,戴永明等一死,就投降了。霍阿伊將他一把拖過,說道:「朋友,你要死還是要活?」錢正倫閉目不答,霍阿伊怒火上升,伸手又要打人。霍青桐輕輕一拉他衣角,他舉起的一隻手慢慢垂了下來,原來霍阿伊雖然生性粗暴,對兩個妹子卻甚是信服疼愛。大妹子就是霍青桐。她不但武功較哥哥好,更兼足智多謀,料事多中,這次東來奪經,諸事都由她籌劃。小妹子喀絲麗年紀幼小,不會武功,這次沒有隨來。

【6】三人押着錢正倫,拿了經書,走到木卓倫帳前。守夜的回人一傳報,木卓倫忙披衣出來,迎進帳去。陳家洛說了經過,交過經書。木卓倫喜出望外,雙手接過,果是合族奉為聖物的那部手抄《可蘭經》。帳中回人報出喜訊,不一會,霍阿伊、霍青桐和眾回人全都擁進帳來,紛對徐陳周三人叉手撫胸,俯首致敬。木卓倫打開經書,高聲誦讀:「奉至仁慈的阿拉之名,一切讚頌,全歸阿拉,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報應日的君主。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責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

【7】那少女又道:「你要找誰?」陳家洛道:「我要找木卓倫老英雄。」那少女微微一怔,說道:「你識得他麼?找他有甚麼事?」陳家洛道:「我識得他。我還識得他的兒子霍阿伊和女兒霍青桐。」

【8】只聽號角吹起,一隊人從中間大帳走了出來,當先一人正是木卓倫,他兒子霍阿伊跟隨在後。陳家洛心想:「等他們辦完正事之後,我再上去相認。」於是把袷袢衣襟翻起,遮住了半邊臉。

【9】陳家洛也隨眾俯伏。禱告完畢,木卓倫叫道:「已有妻室的弟兄們,今日你們辛苦一點,在外面守御,讓你們的年輕兄弟高興一晚。」號角響起,三隊戰士列隊而出,各人左手牽馬,右手執着長刀。霍阿伊跨上戰馬,向坐在地下的年輕戰士叫道:「真神保佑,讓你們今晚和心愛的姑娘歡敘。」年輕的戰士們歡呼叫喊:「真神保佑,多謝你們辛苦抵擋敵人。」霍阿伊長刀虛劈,率領三隊戰士出外守御去了。陳家洛見眾回人調度有方,軍容甚盛,暗暗欣慰。他久在回疆,知道回人婚配雖也由父母之命,須受財產地位等諸樣羈絆,但究比漢人的禮法要寬得多。偎郎大會是回人自古相傳的習俗,青年未婚男女在大會中定情訂婚,所謂「偎郎」,是少女去偎情郎,錦帶繞頸,一舞而定終身,自來發端於女方,卻是凰求鳳,而不是鳳求凰了。

【10】霍青桐又想了一會,對親兵道:「擊鼓升帳。」鼓聲響起,各隊隊長走進帳來。霍青桐居中坐下,木卓倫和霍阿伊坐在一邊。這時帳外雪更下得大了,地下已積雪數寸。木卓倫想到小女兒被困沙漠,再加上這般大雪,不餓死也要凍死,心下甚是惶急。

【11】木卓倫叫道:「你把一萬三千名精兵全都調去干不急之務,卻派兩千老兵小兵去救人,這是甚麼用心?」原來回人中青旗白旗兩軍最精,黑旗軍遠為不及,黑旗第三、第四兩隊由老年及未成丁少年組成,尤為疲弱,平時只做哨崗、運輸之事,極少上陣。霍阿伊對妹子素來敬服,這時心中也充滿懷疑。

【12】霍阿伊見妹子形容委頓,說道:「妹妹,爹爹心中亂啦,自己都不知道說甚麼,你別放在心上。」霍青桐右手按住心口,額頭滲出冷汗,隔了一會,道:「我去接應爹爹。」霍阿伊道:「瞧你累得這樣子,你息着。我去接應爹爹。」霍青桐道:「不,你指揮東路青旗各隊,我去。」跨上戰馬,帶領黑旗第二隊奔了出去。

【13】葉爾羌城中居民早已撤離一空。霍阿伊見正白旗清兵攻到,依着妹子事先囑咐,稍加抵抗,便率隊退出。不久鑲黃旗清兵從黑水河潰退下來,與城中大軍會合。喘息甫定,主帥兆惠也率領百餘殘兵趕到。兆惠見鑲黃旗精兵又遭大敗,驚怒交集,忽然部下稟報,數百名官兵喝了水井的水中毒而死。

【14】兆惠不敢再戰,下令車輛馬匹圍成一個圓圈,清兵弓箭手在圈內固守。回兵幾次衝鋒,沖不進去。霍青桐道:「他們負隅死守,強攻損失必重。現今我眾彼寡,不如圍困。「木卓倫道:「正該如此。」霍青桐下令掘壕。回兵萬餘人一齊動手,在清兵弩箭不及之處,四周掘起長壕深溝,要將清兵在大漠之中活活餓死渴死。到得傍晚,霍阿伊又帶領了回人援兵數千到達,在長壕之前再堆土堤。

【15】說話之間,只見陳家洛眼望霍青桐,顯得又是關切,又是擔心。眾人循着他目光轉頭望去,見她臉色蒼白,瞪着火光呆呆出神。駱冰走近前去,想逗她說話。霍青桐站起來相迎,突然身子一晃,吐出一口鮮血。駱冰嚇了一跳,忙搶上扶住,問道:「青妹妹,怎樣?」霍青桐不語,努力調勻氣息,喉口一甜,又吐出一口血來。香香公主、木卓倫、霍阿伊、陳家洛、周綺等都奔過來慰問。香香公主急得連叫:「姊姊,別再吐啦。」把姊姊扶入帳中,展開氈毯讓她躺下。

【16】陳家洛豈不知眾人是在設詞相慰,說道:「兄弟入內休息一會。」眾人都道:「總舵主請便。」陳家洛入內之後,駱冰對心硯道:「你快進去照料。」心硯急奔進去。眾人想到木卓倫和霍阿伊竟爾戰死,雖然保鄉衛土,捐軀疆場,也自不枉了一世豪傑,但總不免為之傷感。霍青桐姊妹生死未卜,想來也是凶多吉少了。大家心情沮喪,默默無言。

參考文獻

  1. [書劍恩仇錄,金庸,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