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澤古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震澤古鎮

中文名;震澤古鎮

所屬國家;中國

地理位置;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

門票價格;42元/人 起

著名景點;師儉堂和慈雲寺塔

占地面積;96平方公里

景點級別;AAAA級

震澤古鎮位於江蘇蘇州吳江區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吳江的"西大門"。震澤鎮是一個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也是我國著名的蠶絲之鄉。震澤位於絲綢之鄉盛澤的西南。

基本簡介

震澤古鎮位於江蘇蘇州吳江區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吳江的"西大門"。318國道和滬湖高速公路穿越震澤古鎮北,處於大運河支流-塘河, 水路交通便利。震澤古鎮是一個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也是中國著名的蠶絲之鄉,主要景點有師儉堂、慈雲寺塔、王錫闡墓等,為國家AAAA級景區,2001年已列入國家級省重點保護古蹟。[1]

發展歷史

遠古時期,震澤地區為瀉湖淺灣,"始為洪流,繼為澤藪,卒為阡陌",滄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積成陸。先民開墾,稀疏散居,聚成村落。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期州 刺史張景遵在此設震澤館,震澤之名始見於史志。

梁開平三年(909年)分置吳江縣,震澤屬之。

紹興初年(1131年)為皇豪重地,設巡檢司,始為鎮,宋、 元、明、清均為震澤巡檢司駐地。

明成化(1465-1487)年間,震澤居戶增至三四百家,弘治《吳江志》上,震澤成為吳江首批四個建制鎮之一(另外三個為平望、同里和黎里)。

嘉靖(1522-1566年)年間,"倍之而又過焉,居民約八九百家,實邑西之藩屏也",也即成為縣境西南重鎮。清乾隆《震澤縣誌》描述其時震澤市況為"棟宇鱗次,百貨俱集。以貿易為事者,往來無虛日"。

雍正二年(1720年) 析吳江置展澤縣,震澤古鎮屬之,隸屬蘇州管轄。

民國元年(1912年)震澤古縣廢,入吳江縣。

1952年,為縣直屬鎮至今。

2014年5月,吳江震澤古鎮被國家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4A級景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震澤古鎮位於吳江市西南部,因處於江蘇省最南部,西與浙江湖州市毗鄰,占地96平方公里。

氣候

震澤古鎮屬北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震澤春秋兩季冷暖氣流交替支配。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冬季受北方冷空氣控制,春秋兩季盛行東南風,秋冬季節多偏北風。年平均氣溫15.7℃,極端最高氣溫39.8℃(1953年8月26日),極端最低氣溫-10.6℃(1977年1月31日)。

水文

震澤古鎮屬太湖南境,流經鎮內的主要河道,有荻塘河、西塘港等。境內主要漾盪有北麻漾、長漾、徐家漾、缽頭漾、盪白漾、迮家漾、汪鴨潭、橋下水漾等。

歷史人文

重教興文

宋代,震澤鎮已建儒學,學風蔚然,如道光《震澤鎮志》載"迨宋三賢設教於斯,而人習詩書,而人習詩書,戶聞弦誦,殆駸駸日上矣。"宋寶佑元年(1253年),沈義甫於鎮之西柵籌建三賢祠,"建義塾,立明教學以淑後進"。元代,鎮建儒學,亦稱鎮學,設教諭1名、訓導2外,以主學事,收生徒25人。明清兩代,書院、義塾、私塾普及全鎮及近鄉。清末、民國初年,震澤鎮在興辦新式教育上,居於吳江縣之前列,市政當局、各行各業、各界人士全力支持辦學。如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周積理(苕墅)等辦私立淑群女子小學,創女子入學之先聲,開婦女解放之先河。

古文詩詞

清·沈彤《慈雲塔影》:四面湖光繞,中流塔影懸。荻塘西去路,蠶來勝耕田。

明·溫良學《清明游震澤即事》:使氣可知燕趙士,輕兵原是楚吳鄉。應知萬事同棋局,鼓角春江一日狂。

明·周應儀《震澤古柏》:幽境看奇柏,人言是伏龍。風雷天半黑,碑列百年封。勁干參霄汗,蒼虬墮碧空。徘徊不忍去,忘卻我飄蓬。

民俗活動

雙楊廟會

雙楊廟會是跨省、跨縣的水上盛會,始於清中葉,每十年舉行一次,有記載的最近兩次:一次是清末宣統三年(1911年),下一次原定1921年舉行,因局勢緊張,社會動盪,再加以知識界人士反對,後延至1924年才舉行。雙楊會源于震澤鎮東5里許的雙楊村(明代稱雙楊市)。

茶樓早會

茶館例行在大年初一到初三泡元寶茶,即在茶壺蓋上放兩枚青果(新鮮橄欖),橄欖象徵元寶,寓意"招財進寶""喜事成雙"。元寶茶是店主對茶客的新年饗客禮,不另加茶資。橄攬可以嚼食,也可以讓堂倌搗碎沏入茶內,其味清冽。飲元寶茶時老茶客須得略付小賬,也算對堂倌一年伺候的犒賞。

保護措施

2001年,震澤古鎮列入國家級省重點保護古蹟。

2013年,震澤鎮政府編制《震澤鎮總體規劃(2013-2030)》,對為北到藕河街南側,東至禹跡橋,南至市河南側,西以報恩橋為界,總面積約12.83公頃,列入歷史文化街區。對為北到新開河北岸,東至分水墩,南至仰家鴛鴦廳,西至頔塘河,總面積約79.6公頃,列入歷史文化鎮區。主要保護震澤古鎮的傳統格局和風貌;與古鎮歷史文化密切相關的自然地貌、河流、古樹名木等歷史環境要素;反映歷史風貌的古民居、古建築群、民俗精華、傳統工藝和傳統文化等。

相關視頻

震澤古鎮: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