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雷波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雷波杜鵑

中文名:雷波杜鵑

拼 音:léi bō dù juān

學 名:Rhododendron leiboense Z. J. Zhao (1987)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薔薇亞綱

超 目:菊超目

目:杜鵑花目

科:杜鵑花科

屬:杜鵑花屬

種:雷波杜鵑

雷波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leiboense Z. J. Zhao):附生灌木,高約1米。幼枝纖細,疏生小腺體。葉革質,集生枝頂,葉片橢圓形、匙形、卵狀匙形,基部漸狹,無毛,無鱗片,花序頂生,2朵花,傘形着生;花萼小,基部密生鱗片,頂端圓形;花冠鍾狀,外面疏生鱗片,蒴果未見。 生於海拔1 460米。產四川中南部(雷波、峨眉至洪雅)。

[1]

雷波杜鵑形態特徵

附生灌木,高約1米。幼枝纖細,疏生小腺體。葉革質,集生枝頂,近輪生,葉片橢圓形、匙形、卵狀匙形,長1.6-2.4厘米,寬0.6-1.2厘米,頂端平截微凹,基部漸狹,上面深綠色,無毛,無鱗片,下面淡黃色,疏生鱗片,鱗片相距為直徑的2-3倍,側脈不顯。花序頂生,2朵花,傘形着生;花梗褐色,纖細,長1.5-2厘米,密生鱗片;花萼小,長約2毫米,基部密生鱗片,5裂,裂片三角形,頂端圓形;花冠鍾狀,長約1.2厘米,黃色,外面疏生鱗片,花冠筒部長約8毫米;雄蕊10,不等長,長7-10 毫米,短於花冠,花葯長約2毫米;子房密被鱗片,花柱粗壯,直立或稍彎,長3-4毫米,柱頭頭狀,平截。蒴果未見。

雷波杜鵑分布範圍

四川中南部(雷波峨眉洪雅),海拔1 460米,模式標本采自雷波。

雷波杜鵑主要價值

杜鵑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紅,是我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譽。其栽培歷史悠久,園藝品種極其豐富。由於它枝葉稠密、四季蒼翠、花色繁多、鮮艷奪目,以之布置園林無處不可,用作盆栽隨處相宜,極具觀賞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白居易讚譽:「閒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雷波杜鵑栽培技術

杜鵑生長發育要求酸性土壤(土壤pH值以5.5-6.5為宜)。由於北方土壤多偏鹼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針葉土等腐植土混合配製。杜鵑的根係為須狀細根,對肥料濃度及水質的要求嚴格,施肥時要遵循適時適量、薄肥勤施的原則。春季開花前為促使枝葉及花蕾生長,可每月追施一次磷肥。花後施1-2次氮磷為主的混合肥料。9-10月份孕蕾期施1-2次磷肥。在生長期、開花期肥水要求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長緩慢時要控制肥水,以防爛根。杜鵑花喜濕潤和涼爽的環境,北方氣候乾燥,應及時澆水並噴霧,以保持較高空氣濕度。澆花水以礬肥水及雨水為好,如用常用水需加入少量硫酸亞鐵及食醋。也可將西瓜或西紅柿切成小塊施入,對於改善土質及花朵質量也有良好效果。 為加速植株盛開,杜鵑常通過摘心來促發新枝,對於花朵簇擁、影響花形的可以提早疏蕾,這樣不但使當年花大色鮮,也有利於植株來年生長開花。杜鵑萌發力強,枝條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育,降低其觀賞性和商品性,因此需通過修枝來調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謝後及秋季進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長枝病蟲枝及部分交叉枝,避免養分消耗,使整個植株開花豐滿。 杜鵑在秋季進行花芽分化,通過冷藏和加溫處理,可以人為控制花期。要使杜鵑提前開花,可將其移至溫室培養,控溫在20-25℃,並經常在枝葉上噴水,保持80%以上的相對濕度,這樣經過一個半月即可開花。要使杜鵑延遲開花,可將形成花蕾的杜鵑,讓其一直處於低溫狀態,保持溫度2-4℃,盆干時澆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後即可開花。

雷波杜鵑栽培歷史

杜鵑花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神農本草經》,書中將「羊躑躅」列為有毒植物。杜鵑花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到唐代,出現了觀賞的杜鵑花,此時杜鵑花就已移栽入庭園栽培,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年)對杜鵑花情有獨鍾,不但寫下了許多讚美杜鵑花的詩句,而且還親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寫下了「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終於移植成活,詩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廬山山頭去年樹,已憐根損斬新栽,還喜花開依舊數。」據記載,唐貞觀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鵑品種栽培,最有名的是鎮江鶴林寺所栽培的杜鵑花。

雷波杜鵑近種區別

本種相似於缺頂杜鵑R.Emarginatum Hemsl.Et Wils,但枝纖細,花 萼裂片三角形,花成對,頂生而不同。



參考來源

  1. 雷波杜鵑,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