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雨過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雨過鋪鎮是蒙自壩一集鎮。地處丘陵盆地,位於雲南省紅河水系與南盤江水系分水巔北側,蒙自市西北部,北緯23°26′—23°28′、東經103°14′—103°22′之間,北回歸線從境內穿過,海拔1296米。距蒙自城11.3千米,地處蒙自壩、草壩、大屯壩的結合部,東與草壩鎮相接,南接文瀾鎮龍頭寨村,西南與箇舊市大屯鎮相連,西北與箇舊市雞街鎮接壤,東北與開遠市羊街鄉接壤。是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紅河綜合保稅區所在地,交通便利,紅河大道、天馬路西延線、繞城高速高速、玉蒙-蒙河鐵路、蒙自現代有軌電車貫穿全境,蒙自火車北站和正在建設的紅河蒙自機場落戶雨過鋪,綜合交通網絡即將全面建成。

全鎮國土面積88.7平方公里,轄6個村民委員會,26個自然村,53個村民小組;轄區有彝、壯、苗等9個少數民族常住人口24924人(2017年)。

中文名稱:雨過鋪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 [1]

電話區號:0873

郵政區碼:661111

地理位置:雲南省紅河水系與南盤江水系分水巔北側

面 積:88.7平方千米

人 口:24924人(2017年)

機 場:紅河蒙自機場


火車站:蒙自火車北站

車牌代碼:雲G

歷史沿革

1945年成立雨過鋪鄉公所,建國初期建立雨過鋪人民村政府,1950年10月,建立區,雨過鋪由二區管轄,1957年5月,壩區實行撤區並鄉,形成了雨過鋪鄉,1958年3月,雞街、雨過鋪劃歸個舊,1961年2月,蒙自縣由箇舊市分出,原劃出的雞街、雨過鋪歸回蒙自。同年6月,雨過鋪從大屯公社分出,單獨成立雨過鋪公社。1964年公社改區,1966年1月,從雞街區劃出雨過鋪公社,同年10月5日,雨過鋪公社改稱為工農公社,轄現在的六個辦事處。1972年4月至1976年10月,改稱雨過鋪公社軍委會。1981年5月至1984年4月改稱雨過鋪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至1987年10月改稱雨過鋪區公所,1087年10月到1988年12月撤區建鄉鎮,1988年12月成立雨過鋪鎮,原鄉改為辦事處,2001年4月,實施村改委,辦事處改為村委會。

人口民族

有漢、彝、壯、白、哈尼、傣、回、苗、景頗等9種民族,千人以上的世居民族有彝、壯、漢三種,常住人口24924人(2017年)。

經濟發展

農業生產

雨過鋪鎮是地域廣闊的農業大鎮,國土面積88.7平方公里,全鎮有耕地3.6萬畝,其中:水田8069畝,旱地27931畝,人均占有耕地1.5畝,丘陵地段占總耕地面積的85%。201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3.69億元,是2010年(1.94億元)的1.9倍,年均增長13.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502元,是2010年(4139元)的2.54倍,年均增長20.5%。2015年完成大春播種面積3.46萬畝,糧食總產量從966.3萬公斤增加到1210.4萬公斤;完成小春種植面積15660畝,主要種植甜椒、番茄、蠶豆、冬玉米等,農業開發實現糧經並舉。經濟林果產業初具規模。2015年水果種植面積達4418畝,蔬菜從2419畝增加到10500畝。引進農業龍頭企業3戶,完成土地流轉2000餘畝,扶持發展以獼猴桃、葡萄為主的水果產業和甜辣椒、番茄為主的蔬菜產業以及生豬、家禽養殖為主的畜牧產業,有力地推進了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

畜牧業

深化畜牧產業化經營,畜牧經濟向着生態、高效、特色的現代化方向穩步發展。近幾年培植畜牧龍頭企業3戶(養牛1戶、養肉雞1戶、養豬1戶),養殖大戶5戶(養豬3戶、養蛋鴨1戶、養蛋雞1戶),建立養殖示範戶16戶(養蛋雞3戶、山地養雞2戶、養肉牛4戶、養豬1戶、養羊3戶、養蛋鴨1戶);推廣生豬的品種改良工作,全鎮豬人工授精點4個,自然交配點8個,優良種公豬30頭,完成豬雜交改良26468胎次,為社會提供仔豬210020頭左右;推廣種草養畜,種植優質牧草(多花黑麥草)1100畝,青貯飼料10650噸;抓好動物防疫免疫工作,以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為防疫工作重點,堅持「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方針,狠抓強制免疫;積極開展動物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建立檢疫申報點1個,確保了上市鮮肉的質量安全,讓人民吃上了「放心肉」;對違反獸藥、飼料條例的經營者進行查處,組織、動員獸藥、飼料經營者,到市級動物衛生監督所學習培訓有關法律法規,並對獸藥、飼料GSP推廣率,建立長效工作機制。2015年畜牧業總產值達1.39億元。

鄉鎮企業

2015年末,雨過鋪鎮有鄉鎮企業8個,從業人員468人,總產值達16689萬元,上交稅金471萬元。

商業貿易

集市繁榮,購銷活躍。鎮域內有集貿市場6個,其中封閉市場2個,露天市場4個。有個體工商戶370戶,從業人員398人,註冊資本12.9萬元,全年共徵收管理費9.07萬元。

現代服務業

隨着雨過鋪鎮轄區內工業的不斷發展,一些為園區企業服務的輔助性行業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帶來了極大的空間,以物流、包裝、勞務、物管等為主的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形成了糧食物流、創捷物流和20多家民營物流組成的物流產業項目,股份合作經濟如:雨過鋪村蒙鑫冰糖棗專業合作社,新建占地700多平方米的雨過鋪冰糖棗交易市場,建成了包裝車間、倉儲、冷藏室、交易場地和商鋪等設施;紅河恆豐園林環衛有限公司,為園區企業提供園林綠化設計和施工、環境衛生整治、垃圾清運及處理等業務;新光物業管理股份合作有限公司,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解決了園區企業用工難和失地農民就業難等諸多問題,促進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