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招楊德逢》

作品名稱: 《招楊德逢》

創作年代: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文學體裁:詩

作者:王安石

《招楊德逢》[1]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2]

此詩當系寓居半山園後所作。詩人寓居半山園,雖然少了些市井的喧囂塵土,卻也少了些知心朋友的交流和慰藉。所以,詩人有時難免要發出邀請,希望一二友人前來小聚或同游。本篇可以說是一篇別開生面的邀請函。

前二句即說:因厭倦塵世俗務而投入山林,卻也因山林孤獨而憶念友朋。後二句以雲與人作對比,白雲即使無所用心,有時也還出入山岫;難道你比這白雲還懶惰一些麼?這是什麼邀請方式?這是"激將法"!你若不來,豈非太懶?於是乎,只有欣然前來了。如此邀請友人,可謂出奇制勝。當然,能用這種方式請來的友人,必然是親密無間的摯友了。不然,豈非唐突?

此詩於幽默中見真情,別具異趣。看來"拗相公"性格中也有幽默的一面。

詩詞正文

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3]

王安石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4]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說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說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範。

視頻

這個宰相不尋常----王安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