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菰樓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雕菰樓集》,文集。焦循著。道光四年(1824)阮元文選樓刻本。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24卷,收焦氏平生所為詩及雜文。首5卷為詩,卷6以下為文。詩420首,文326篇。又近人徐乃昌輯《焦里堂先生軼文》1卷,刊入《&xe0fa;齋叢書》。本書以論學諸篇最有價值。本書卷9諸解,為研究《論語》、《孟子》之心得,實為繼承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而申明其義。卷7《述難》、卷8《辨學》、卷13《寄朱休臣學士書》、《與孫淵如觀察論考據著作書》諸篇,則為焦氏治學主張的議論,焦氏認為不可立考據之名,學宜通核,不宜據守,學宜隨時而進,不宜泥古自畫。可見焦氏之學,意主宏通,阮元為作傳,稱為通儒,實無虛誇。又,焦氏史學見解頗高,卷12《國史儒林文苑傳議》,揭示徵實、長編、兼收、鑑別、詳載、公論、附見七事,張舜徽在《清人文集別錄》中認為「實為紀事之宏規,修史之通則」。足見本書對經史研究、學術源流的考察,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焦循(1763—1820),字里堂,一作理堂,清代江蘇江都人,嘉慶六年(1801)舉人,應禮部試不第,即奉母家居,不復出,於湖濱構雕菰樓,讀書著述以終。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為書籍文獻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1]。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論文、作品為一條詞目;古籍[2]中個別篇章,習慣上認為有特殊意義的,也獨立設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現。少數著作是幾個學科不可缺少的,在有關各卷互見。互見條目用(參見第 頁)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