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雕塑(楊煉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雕塑》是詩人楊煉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作品原文

力士


人站成石頭,石頭站成人

痛苦變了形,像魔鬼一樣有力

一句單調的咒語使呼吸發藍

臉發藍,手臂威懾性地高高舉起

蛛網紛紛,落滿灰塵

像一群死去年代的骯髒屍體


黃昏時一次遠足,曾到達無人的國度

廊柱腐朽,裂開一道眩目的落日的深淵

蝙蝠吱吱叫着,泄露永恆背後的諾言

你擺出安詳的樣子,小心翼翼

生怕踩垮回聲般的世界——


一腳陷入偶像同謀者的沼澤

一腳跌進奪門而逃的靈魂

菩薩


完美的裸體

被成千上萬不信神的目光

強姦


心中之佛

像一筆所有人都在爭奪的遺產

早已殘缺不全


手合十

任塵封的夕陽寫出

一個受難的典故


然而,你還是你

歌留給嘴唇,舞蹈留給風

荒野的清涼,總一樣新


羅漢


千隻眼閉而一眼睜在心靈峭壁上

千隻手垂而一手開,蓮花的茫茫

千年的孩子,肩負乞求孤獨的含笑

那笑容已化入暮色中最遠的飛鳥

化為石頭,悠悠佇立於日月之外

沙漠的倦意,被黑夜和手指撣去

俯瞰着崩坍:揮灑星辰,創造海

一個沉默使人首蛇身的故事復活

綠色的馬群狂奔之後長成菩提樹

偉大,這凌駕生死的冷漠的祝福

永遠是霜降的季節,一片白蒙蒙

憔悴不堪的草根糾纏成朝聖之路

再次發現自己走在祖先的驛道上

世界很小,很遙遠,卻並非渺茫


三世佛[1]


三張臉之間是一種不可證實的距離

三張臉,三副夢遊者的微笑

呆滯如變幻時間的同一個抽象

或同一片刻中三重世界

誰也無法逾越這層薄薄的黑暗


三張臉是三個無情重合的孤獨

冷冷相望,風吹進每道裂縫深處

一顆沙礫往返於隔世

而一千個靈魂填不滿這條峽谷

一個手勢如此雷同——像被遺忘在空中

一千次黃昏含意模糊,暗示着命運


佇立呵佇立,今天是不是昨天

明天,誰又將挪用這個名字,剽竊這張臉

在一座神的墓地上雕刻另一座神

在時間早已劃定的囚牢里,反抗時間

誰能測量死亡——一塊被無數次打碎的石頭

三條陰影 一動不動

和現實同樣冗長


嬰兒的啼哭中,認出祖先的聲音

塌陷的嘴角嘲諷着懸崖上殘破的奇蹟

三張臉,看慣日升日落

向一線微光迎去

在嘔吐里化緣

一個偶然的錯誤——彼此發現自己的影子

而自己,也成為別人的影子

在另一個世界,在騙走全部希望的時間裡


或許出於無聊,人,追逐石頭

卻不期而遇被拋下永恆


[1]三世佛:並列的三尊過去、現在、未來佛像。

作者簡介

楊煉(1955-),男,出生於瑞士伯爾尼,祖籍山東,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利西斯獎」評委。[1]

1974年高中畢業後,在北京昌平縣插隊,之後開始寫詩,並成為《今天》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楊煉以長詩《諾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國內地讀者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同年在北京與芒克、多多等創立「倖存者詩歌俱樂部」。[2]

楊煉的作品以詩和散文為主,兼及文學與藝術批評。其詩集八種、散文集兩種,與眾多文章已被譯成二十餘種外文,在各國出版。他不停參加世界文學、藝術及學術活動,被稱為當代中國文學最有代表性的聲音之一。《大海停止之處》、《同心圓》等被稱為楊煉的代表作。《大海停止之處》以特定的組詩形式,把外在漂流轉為一場內心之旅。《同心圓》更是取消了時間概念,直指人性不變之處境。[3]

如果說,楊煉屬於當代中國最早達成了詩的自覺、嘗試建立自洽的個體詩學,並用以指導自身寫作的詩人之一,那首先是因為他最早深切體驗並透徹反思了母語現實和文化的雙重困境,由此拓開一條決絕的向詩之路。「一顆無法孵化的心獨自醒來」(《半坡·石斧》,那一刻也就是孤獨的漂泊之旅啟程的時刻。[4]

從澳大利亞到新西蘭,到美國到德國再到英國,二十年來楊煉漂泊的足跡印遍了大半個世界,其要旨或許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以生存方式的簡約,換取精神宇宙的豐富。在他的身後,不斷矗立起以他所鍾愛的組詩形式構成的紙上建築群。那是他的世界,一個足以與他走過的世界相對稱的同樣浩瀚,同樣深邃,同樣生生不息的漢語詩歌世界:《面具與鱷魚》(1989)、《無人稱》(1991)、《大海停止之處》(1992—1993)、《同心圓》(1994—1997)、《十六行詩》(1998—1999)、《幸福鬼魂手記》(2000)、《李河谷的詩》(2001—2002)等。此外,他還以類組詩的結構創作了長篇散文《鬼話》(1990—1992,由16篇構成)、《十意象》(1994)、《那些一》(1999,由5篇構成)、《骨灰瓮》(2000)、《月蝕的七個半夜》(2001,由7篇構成)等。這些作品,再加上他此一時期的二十餘篇理論、批評文章,如同由一個看不見的中心(虛無的中心)興發,波向四面八方的道道漣漪,構成了他創作自身的「同心圓」。「同心圓」既是他個體詩學的核心概念,是他心目中的詩歌秩序圖像,也是他把握生存,語言臨界點的方式。[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