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雅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中國古人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雅言」就是中國最早的通用語,在意義上相當於現在的普通話。其音係為上古音系,至今已無方言可完整對應。 「雅」、「夏」古代互通的例證很多:《左傳》「公子雅」,《韓非子》作「公子夏」;近年出土的郭店楚簡《孔子詩論》「大雅」、「小雅」作「大夏」、「小夏」;《墨子》引「大雅」也作「大夏」。尤其《荀子·榮辱篇》「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儒效篇》作「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這個與楚越相對的「雅」或「夏」明顯指中原。

周以後,各朝隨着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歷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洛陽雅言。以洛陽話為標準音的普通話歷時長達四千多年之久,朝鮮、韓國、越南、日本都受到影響。

在眾多的語言山嶽之中,漢語無疑是最巍峨博大的一座。漢語的魅力源於象形文字的結構特點。漢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以筆畫的縱橫交錯形成一定的形態結構,並具有象徵功能,能夠反映事物的存在、變化和人的思想情感。這是拼音文字所不具備的。象徵是一種介於像和不像之間的矛盾狀態,象徵不同於繪畫,不服從透視的原則,但象徵又表達了事物的某些特徵,人的感觀通過對特徵的識別而達到了對事物本身的認知。這樣的象徵功能曾經被刻在甲骨上,被鑄在青銅器上,被寫在竹簡和宣紙上,直到今天顯示在電腦屏幕上。千百年來,漢字的形態、讀音和含義一直都在發生着微妙的變化,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那是祖先發出的聲音,不是死去的標本,而是活着的生命。5000年來始終活着,它構成了我們源遠流長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作者簡介

万俟詠(万俟是複姓,讀作m; q),北宋南宋初詞人。字雅言,自號詞隱、大梁詞隱。籍貫與生卒年均不詳。哲宗元佑時已以詩賦見稱於時。據王灼《碧雞漫志》卷2記載:元佑時詩賦老手。但屢試不第,於是絕意仕進,縱情歌酒。自號大梁詞隱。徽宗政和初年,召試補官,授大晟府制撰。紹興五年(1135)補任下州文學。善工音律,能自度新聲。詞學柳永,存詞27首。 万俟詠精通音律。他與周邦彥、田為、晁元禮等共同審定舊調,創造新詞。其詞審音辨律,造語典麗,每出一詞,次日即盛傳都下。所作內容不外頌揚仁主祈祥為民,非事行春(〔戀芳春慢〕),歌唱太平無事,君臣宴樂,黎民歡醉(〔醉蓬萊〕),正反映了北宋末年統治集團沉迷聲色歌舞的昏庸腐朽。另有相當一部分詞,如〔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武陵春〕燕子飛來花在否之類,即王灼所稱源流從柳氏(永)來,而評其病於無韻)(《碧雞漫志》卷二)。其實這一類詞,也不乏佳作,如題作《》、《山驛》的兩首 万俟詠詞作,曾自編成集,分雅詞、側艷二體,取名為盛萱麗藻。後又刪去側艷一體,再編成集,另分應制、風月脂粉、雪月風花、脂粉才情、雜類五體,周邦彥、田為均為其作序,周邦彥取名 ……

內容預覽

一比年以來,我台人士輒唱鄉土文學,且有台灣語改造之議;此余平素之計劃也。顧言之似易而行之實難,何也?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又不肯行;此台灣文學所以日趨萎靡也。夫欲提唱鄉土文學,必先整理鄉土語言。而整理之事,千頭萬緒:如何着手、如何搜羅、如何研究、如何決定?非有淹博之學問、精密之心思,副之以堅毅之氣力、與之以優遊之歲月,未有不半途而廢者也。余,台灣人也;既知其難,而不敢以為難。故自歸里以後,撰述「台灣語典」,閉戶潛修,孜孜矻矻。為台灣計、為台灣前途計,余之責任不得不從事於此。此書苟成,傳之世上,不特可以保存台灣語,而於鄉土文學亦不無少補也。二凡一民族之生存,必有其獨立之文化,而語言、文字、藝術、風俗,則文化之要素也;是故,文化而在,則民族之精神不泯,且有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