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雀 |
雀(拼音:què、qiāo、qiǎo)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從小、從隹,指體型較小的鳥,一般指麻雀。雀又讀作qiǎo,是口語的讀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雀
拼音; què、qiāo、qiǎo
部首; 小、隹
五筆; IWYF(86、98)
倉頡; FOG
字級; 一級(編號:2255)
注音字母; ㄑㄩㄝˋ、ㄑㄧㄠˇ、ㄑㄧㄠ
平水韻部; 入聲十藥
總筆畫; 3+7、7+3
造字法; 會意字
結構; 合體字,半包圍或上下結構
四角號碼; 9021₅
異體字; 䲵、ࠋ�、�
統一碼; CJK統一漢字 U+96C0
文字源流; 會意字。商代甲骨文作圖1-4,上部的幾個點是"小"字,下部是鳥(隹),"小"和"隹"會意表示小鳥。西周金文(圖5)與甲骨文大致相同。戰國時小作少(圖6),古文字中"少"和"小"是同一個字,因此"少"也表示"小"。小篆(圖7)的結構來自甲骨文,只有筆畫的調整。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
在上古,"雀"通常指麻雀,是一種體型小巧的圓頭小鳥。《說文解字》解釋雀說:"依人小鳥也。"這種"依人小鳥",據段玉裁說,就是麻雀。麻雀廣泛地分布在歐亞大陸,由於多半棲息在有人活動的地區,並經常在屋壁、房檐築巢,所以又叫家雀兒,即"依人小鳥"。後來成為一種泛稱,泛指小鳥,例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其中"雀"都是泛指小鳥,又如"孔雀""朱雀""雲雀",等等。因為麻雀背上的黑色斑點和人皮膚上的斑點有相似性,因此又稱臉上皮膚長的斑點為"雀斑"。麻雀覓食總在地上跳躍,於是用"雀躍"比喻人高興得跳了起來。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四】【隹部】即略切(què)
依人小鳥也。從小、隹。讀與爵同。
說文解字注 依人小鳥也。
段注:今俗雲麻雀者是也,其色褐,其鳴節節足足,禮器象之曰爵,爵與雀同音,後人因書小鳥之字為爵矣。《月令》:鴻鴈來賓。爵入大水為蛤。高注《呂覽》曰:賓爵,老爵也。棲宿於人堂宇,有似賓客,故謂之賓爵。又有似雀而色純黃者曰黃雀。《戰國策》雲:俛啄白粒,仰棲茂樹。《詩》所謂黃鳥也。
從小隹。讀與爵同。
段注:小亦聲也,即略切。古音在二部。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部】雀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3
《唐韻》即略切。《集韻》《韻會》《正韻》即約切,並音爵。《說文》:依人小鳥也。從小,隹。讀與爵同。《古今注》:雀,一名家賓。《埤雅》:雀,物之淫者。《詩·召南》:誰謂雀無角。《左傳·襄二十五年》:如鷹鸇之逐鳥雀也。
又《書·顧命》:二人雀弁。傳:雀韋弁。疏:雀,言如雀頭色也。
又《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眀雀飾。
又《戰國策》:雀立不轉。注:雀立,踴也。
又《揚子·方言》:鸝黃,或謂之楚雀。《爾雅·釋鳥》:鵹黃,楚雀。注:即倉庚也。
又《爾雅·釋鳥》:鷣,負雀。注:鷣,鷂也。善捉雀,因名。
又《爾雅·釋鳥》桑鳸,竊脂。注:俗謂之青雀。
又《爾雅·釋鳥》桃蟲,鷦。注:鷦ꃦ,桃雀也,俗呼為巧婦。疏:《方言》說巧婦之名,自關而東謂之工爵,自關而西或謂之韈雀。
又揚雄《羽獵賦》:玄鸞,孔雀。
又《臨海異物志》:南海有黃雀魚,六月化為黃雀,十月入海為魚。
又《爾雅·釋草》:蘥,雀麥。注:即燕麥也。
又朱雀,南方宿名。《禮·曲禮》:前朱雀而後玄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