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難於描述的生活(閒敲棋子落燈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難於描述的生活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難於描述的生活》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難於描述的生活

那天我和美人兒趕到公路大橋時,從中央大街出發的哈馬選手已經跑到這裡,跑馬的隊伍聲勢浩大,比賽和觀賽的人群營造出節日般歡樂的氛圍。我們從眼前跑過的人群中尋找高爽,但在匆匆跑過的身影中難以尋找到目標。為追上高爽,我們抄近路走公路大橋,為的是比參賽選手提早到達比賽終點——太陽島。比賽期間公路大橋上禁止所有車輛通行,寬闊的大橋上只有步行和騎自行車的人可以通過。不用為躲避車輛而左挪右閃,不用擔心無處不在的尾氣,一時間人走得自由自在,身心歡暢。

天公作美,風和日麗,晴空中點綴着點點白雲,北方秋日的天空明淨高遠。經過太陽島道口走林蔭路向島內進發,中途逗留,等待跑全馬的選手由此跑向終點。我和美人兒站在參賽選手必經的路旁等高爽出現。經過焦急緊張地等待,眼尖的美人兒率先捕捉到高爽矯健的身姿,這傢伙看上去狀態不錯,他也說自己跑的沒有那麼累,我和美人兒忍不住大聲為他加油。

為抓拍老同學的奔跑英姿,我們一路小跑追着高爽,向終點方向接近。選手們奔跑時一身汗水,一臉陽光的樣子很迷人,還不時有人對着觀賽者的鏡頭炫酷一番,藉以展示自己,表現馬拉松的魅力。一路跑過去的特別年輕的選手和白髮蒼蒼的選手都令人眼前一亮。喜歡看一些參賽選手有個性的裝扮、誇張的頭飾、優美的跑姿和豐富的表情。其中一位參賽選手已是82歲高齡,看着老人奔跑時不服輸的那股勁頭,想起一句話:「人不管有多老,都有權實現他的夢想。」跑馬選手在用奔跑打敗時間,在以奔跑的姿態講述生命的堅持與力量。最終肯尼亞選手奪得了本次全馬的男子組冠軍,高爽跑完全程用時3小時46分,我和美人兒誇他厲害,高爽說:「還差得遠呢!」

高爽在微信中驕傲地說:「跑十個馬拉鬆了,哈馬是南波萬,家鄉的第一個馬辦這麼好,特別自豪。補給站平均1.5公里一個,承諾的紅腸、格瓦斯、大列巴一樣不少,33公里處竟然還有馬迭爾冰棍,一邊跑一邊吃冰棍,太爽了!七八支樂隊沿途演奏,各種社團整齊劃一的加油,穿比基尼俄羅斯姑娘是最美的風景。哈爾濱這場馬表現出十二分的誠意,也把敬意送給四方跑友。」

在奔跑中能感受到風的速度,雨的速度,空氣的速度,在奔跑中看世界的目光也變得跟從前不同。跑馬其實是自己跟自己的一場比賽,對手只有自己。這是已跑完十個馬拉松的老同學在不斷奔跑中所感受到的。

小薇說:「姥姥再也認不出我了,不管我怎樣呼喚她。我的呼喚,竟無法在姥姥空洞的眼神中激起一絲記憶的火花。姥姥忘了她最疼最愛的薇薇。唯一讓我覺得慶幸的是姥姥的記憶退回到自己年輕時代,眼下她只記得那些屬於她和姥爺的美好歲月。」就算姥姥已認不出她,小薇還是每天去給姥姥送飯。她喜歡看姥姥一口一口吃下她做的飯。小薇說自己現在看姥姥的眼神就和當年姥姥看自己的眼神一樣。坐在桌旁安安靜靜吃飯的姥姥偶爾會抬頭沖小薇笑笑,那一刻,小薇說感覺自己又高興又難過。聽小薇說起她的姥姥,也讓我陷入對姥姥的思念。

看《美國往事》加長版。結尾處還未曾老去的「麵條」在中國鴉片館吸完鴉片後一臉迷茫的笑,成為這部電影最後定格的畫面。痛苦或歡樂的往事都已隨風而逝,「麵條」孤獨迷離的神情讓這段美國往事成為記憶中深切的痛楚和悠長的回憶。伴隨着電影配樂悠遠而又夢幻的動人旋律,觀影人也不由情陷其中。羅伯特·德尼羅演的不能更好。

記起第一次看《美國往事》是93年秋天在學校的影視作品分析課上,那時看得驚魂動魄。記憶最深的鏡頭是片中的女主角黛博拉在自己家的儲藏室中跳芭蕾,被一心迷戀她的男主角「麵條」偷窺的一幕。那時扮演少女時代黛博拉的詹妮弗·康納利實在太美。

八月末九月初的連綿秋雨讓八月的好天氣美夢般消失不見,被渴壞的城市借着連續不斷的秋雨喝得有了幾分醉意,老牆在雨中長出綠苔,空氣中有一種久違的潮濕味道。那件一直放在包里的淡藍色雨衣也因這停不下的雨終於派上用場,穿上雨衣立時覺得暖和許多。有幾個晚上小雨轉成中雨,潺潺入夢,夢裡街上的人也舉着傘在走。

雨也有下累的時候,舉着傘走在林間,有一會兒天色放晴,陽光推開黏了它多時的雲,露出臉上的燦爛。此時,小松鼠們伺機出動,在樹根兒下跟喜鵲和麻雀一起分享人們撒在這裡的瓜子、花生、穀子和松子,它們吃的互不相擾,吃飽喝足又各自去玩兒了。多日的雨水補給讓漸枯的樹重新煥發出生機,一樹一樹的葉子變得油光發亮,小草也恢復了元氣,看上去一派清新蔥蘢。

面對眼前所見,面對自然的美,我們經常會視而不見。因為從小就沒有人告訴我們該如何同自然之美相呼應,如何與之達成一種精神上的默契;又如何自心底呼喚出對生命由衷的熱愛,沒有人告訴過我們這些。而今時過境遷的補課,很難補上最初的缺失與認知。

來自對自然、生活和對藝術之美的洞察與感知,讓我們體會到人之為人的自由與尊嚴,人之為人的幸福與痛苦。正因如此,更須提醒自己不要被不堪的現實磨去心頭所有的光澤。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