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隔蒜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隔蒜灸
來自搜狐的圖片
隔蒜灸

中文名稱 :隔蒜灸

釋 義 :以大蒜為間隔物

益 處 :灸可溫陽、祛邪止痛

蒜灸的作用 :消腫、散結、殺菌、拔毒

隔蒜灸,間接灸的一種。《肘後備急方》灸腫令消法:「取獨顆蒜橫截厚一分,安腫頭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壯。」隔蒜灸,主要用治癰疽腫痛之症。具有拔毒、消腫、定痛的作用。《外科理例》灸法總論:「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概括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  《肘後備急方》。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疽,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在治療範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在艾炷與穴位皮膚之間隔蒜片施灸的方法。

操作方法

  • ①製作蒜片:將獨頭大蒜切成3~5毫米厚的薄片,中間用針穿數孔後備用。
  • ②把蒜片放在已標記的穴位皮膚上或腫塊、疔頭處,再安放大艾炷,線香點燃。
  • ③患者感到灼痛時更換艾炷,蒜片燒壞時更換蒜片。
  • ④一般灸5~7壯,局部皮膚潮紅為度。
  • ⑤古代隔蒜灸治療癰瘡腫癤,不知痛者(麻木不仁)灸至知痛為止,知痛者灸至不痛為止。

作用與適應症

隔蒜灸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殺蟲、健胃等作用,適用於外科癰瘡腫癤、腹中積塊、肺癆、瘰癘等病的治療。[1]

視頻

中醫艾灸,隔蒜灸的用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