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晶質結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隱晶質結構(aphanitic texture)是指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礦物顆粒的結構,一般為淺成岩和噴出岩所有,如霏細岩。
分類
根據礦物顆粒大小可細分為以下兩種結構: 微晶結構 微晶結構(microcrystalline texture)是指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晶體的結構,主要礦物顆粒粒徑d<0.2mm。
顯微隱晶結構 顯微隱晶結構(cryptocrystalline texture)是指在晶體太小,在顯微鏡下也不容易分清顆粒邊界的結構。在火山岩層內部和受強烈脫玻化影響的岩石,就發育這種結構。
隱晶結構
玻璃質結構是指岩石几乎全部由未結晶的火山玻璃組成的一種結構,見於火山熔岩和部分淺成、超淺成侵入岩邊緣(冷凝邊等),如黑曜岩。 手標本上,隱晶質結構和玻璃質結構有時不易區分,但隱晶質結構沒有玻璃質結構那樣的玻璃光澤和貝殼狀斷口,而常常是以瓷狀斷口為特徵。[1]
介紹
火成岩的結構,就是指組成火成岩的物質的結晶程度、顆粒大小、顆粒形態、顆粒取向以及顆粒之間的相互關係。其中,結晶程度就是指岩石中結晶質部分和非晶質部分之間的比例。分為三級:全晶質結構、玻璃質結構、半晶質結構。 隱晶質結構屬於全晶質結構中的一種,不同於顯晶質結構,它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分辨出礦物顆粒,一般為淺成岩和噴出岩所有,如霏細岩[2]
參考資料
- ↑ 課堂 | 如何鑑別石英岩、玉髓和瑪瑙?中國翡翠雜誌
- ↑ 翡翠基礎知識——翡翠的質地類型竹石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