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陶寺城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陶寺城址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陶寺城址

外文名;Taosi city sites

含義;黃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

類型;城址

陶寺城址黃河流域史前最大城址。[1]

遺址概況

200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二隊在山西省文物局、襄汾縣文化局、陶寺鄉鎮政府的多方支持下,與臨汾市文物局合作,經過兩個工作季的工作,對陶寺遺址進行了調查、鑽探和發掘,目的在於弄清城址的形狀,確定城垣時代,了解城牆的結構。調查、鑽探工作主要圍繞確定城址的南牆和西牆進行,同時對城裡的部分地區也做了鑽探。

2001年共開挖探溝8條,有6條主要集中在Ⅰ區,其中5條對東牆(Q4)進行解剖。Ⅰ區另一條探溝T6發現大型窖穴遺蹟。Ⅴ區開探溝一條,了解北牆Q2、Q3西部中斷情況。在Ⅵ區開探溝一條,對南牆(Q6)進行了解剖。本年度發掘面積共計354平方米,發掘解剖陶寺文化城牆2道,清理了陶寺文化灰坑24個,窯洞式白灰面房子2座,灰溝3條,宋元墓葬4座。 通過鑽探和發掘,對陶寺城址有了進一步認識。根據北牆(三道)、東牆、南牆(兩道)的鑽探與探掘,大略推測陶寺城址平面應為圓角長方形,方向312°。最內側北牆Q3與內側南牆Q6之間長度約1725米,中間一道北牆Q2與外側南牆Q6之間長度約1800米,最外側北牆Q1與外側南牆Q5之間長度2150米,南牆Q6即城址的寬度約1500米。因北牆Q1保留長度過短,加之西牆尚未確定,估計陶寺城址Q2與Q6之間的城內面積約200萬平方米以上。

Q4東牆長1660米左右,寬8-9米。IT1、IT3中,Q4地基平坦,無牆基槽,其建築方法為先在內外兩側分段板築夯土擋土牆,每段長約1.4、寬0.8-0.9、殘高1.5米。擋土牆夯土質量高,夯窩直徑約5厘米。夯層厚10-25厘米。IT3Q4東外側牆根保留夾板築痕跡,每條板痕寬0.25、長1.4米。兩側擋土牆打好後,再於擋土牆之間填土踩踏或夯砸形成牆芯。牆芯填土比較堅實,分層明顯,每層厚5-25厘米。Ⅰ區探溝所揭露的Q4牆體均被陶寺文化晚期地層和灰坑所疊壓或打破。牆體中包含陶寺文化中期的陶片,可辨器類有單把鬲、釜灶、扁壺、折肩罐等。牆體又疊壓着陶寺文化中期的地層或遺蹟,故Q4年代當始建並使用於陶寺文化中期,於陶寺文化晚期被廢棄。

新發現南牆兩道,外側(南側)一道編為Q5,內側(北側)一道編為Q6。Q5與Q4連接,近於曲尺形,總長約875米。Q6位於Q5的北側,二者大致平行,相距200米。在Q5向北曲折部位,二者相距約100米。Q6的東端向Q5靠攏,盡頭處相距約10米左右。Q6西端到達宋村溝邊。Q6長度約1550米。Q5、Q6寬度接近,均在8-9米左右。在城址東南部Q5、Q6之間,還鑽探出一堵方向與Q6垂直的牆,編號為Q7,其北端與Q6相接,長度可確定部分約長50米;其南端距Q5約150米。

VIT1解剖南牆Q6的中偏西段,得知Q6結構與IT1、IT3中的Q4略同。惟Q6地基受原生土斜坡地面的影響,南側城外高而北側城內低,於是先挖深約3米的基槽,再平夯至城內生土地表,然後在城內側築夯土擋土牆,以城外生土陡壁為自然擋土牆,再填土夯築牆芯。Q6夯窩不規則,推測為方形帶平面礫石拍打而成。擋土牆夯土質量較好,堅硬。而牆芯平夯土軟硬不均,但夯層明顯,每層土質土色略有不同,厚度或8、或12、或20厘米,有一定的規律。VIT1解剖Q6段基槽打破生土,其下沒有疊壓文化層。然而Q6被人為挖毀減低至城外(南側)生土地表平面以下,其上疊壓的第14層包含陶寺文化晚期陶片。Q6夯土層內包含的陶片除少量陶寺文化早期陶片外,大多數陶片均為陶寺文化中期,可辨器類有單把鬲、�、釜灶、扁壺等。由此可證南牆Q6與東牆Q4大致同,牆體總體殘留高度(含基槽內基礎夯土牆體)約4.5米。

探溝VT1靠在最內側北牆Q2和Q3西段斷頭處。其堆積層位是:第①層為耕土層,第②層為現代擾土,第③、④層為唐宋文化層,第⑤層為陶寺文化晚期層,第⑤層下為砂石層,厚1.3-1.4米,砂石層下為生土,未見牆體。據地層堆積推測,Q2、Q3西段可能已毀於洪水。

陶寺城址西牆目前尚未找到,唯在宋村溝東岸發現幾處零星的夯土。而南牆(Q6)西端已延伸至宋村溝東岸。在宋村溝西岸鑽探未發現夯土堆積。宋村溝寬約200-350米,深約60米。推測西牆可能已毀於宋村溝,但也不排除當時陶寺城址即以宋村溝這條深溝巨壑作為城址西側的天然屏障的可能,關鍵在於確定宋村溝形成和存在的地質時代

在城內的Ⅰ、Ⅱ區還鑽探出四道夯土牆,編號分別為Q8、Q9、Q10、Q11,其形狀、時代和性質尚不明了,不排除大城內有小城或大型建築群圍牆的可能。 此外,在城內還發現有夯土堆積數處,其大小不一,面積在10-80平方米不等,有可能是建築遺存。

城內東南部Ⅰ區探溝T6還清理出三個大型窖穴遺蹟,有打破關係。窖穴多為圓角長方形,長約3-4米,寬度尚不明,深3米左右,坑壁有螺旋坡道下至坑底。窖穴均打破生土壁。窖穴有陶寺文化早期的和中期的。窖穴內廢棄堆積是夯土建築垃圾,還出土了一大塊精美刻花白牆皮。夯土質量和白灰牆皮的質量大多很好,有些白牆皮表面平整光潔,質地細膩堅硬如白瓷。

陶寺城址是目前發現的黃河流域史前最大的一座城址。它結構布局較為複雜,夾板石砸夯土的主要建築方法比長江中游屈家嶺文化古城的堆築法進了一大步,但是落後於夏商時期城垣和夯土台基集束棍夯法,這些都說明陶寺城址正向城址發展的高級階段邁進。另一方面,陶寺城內外已發現有紅銅鈴與砷青銅齒輪形器,朱書"文字",分級墓葬包括大型"王墓",禮樂重器包括"土鼓"、鼉鼓、特磬等多種與文明起源密切相關的物質遺存。大型窖穴的存在暗示陶寺城址內大型倉儲功能區的存在,這是早期國家所應當具備的功能區。大型窖穴廢棄堆積中出土的精美刻花白牆皮和高質量的夯土及牆皮,都說明城內有高等級的夯土建築。陶寺城址如此大的規模,如此複雜的結構,已開始顯現出它存在着驚人複雜的社會組織和高度發達的政治權力機構以及早期國家的某些特徵,因此推測陶寺城址很可能是當時的一處重要都邑性聚落,其在探索中國古代文明起源重大學術課題中具有突出地位。

宮城基址

陶寺的城址很大,既有建築基址,又有墓葬。墓葬很明顯地表現了貧富的分化。有的墓葬有禮器,比如說大家都知道的陶盤,上面有彩繪的一條龍,那條龍和商代青銅器上的差不多。還有玉器和少許銅器,最重要的是還有文字。在此發現一個奇怪的基址,陶寺大城裡邊有個小城,就是宮城,在宮城裡有個基址象體育場的看台(有不同的層次,外面半圓扇形的牆),由很多夯土的柱子構成,柱子之間有很多狹長的縫隙,透過每一縫隙向外看,都能看見一個山頭。在2003年冬至的那一天,正好在一個縫裡看見太陽的升起,然後在大寒的那一天,在另一個縫裡看見太陽的升起。二十四節氣反映的是地球的公轉,而地球公轉在幾千年裡變化非常小,所以考古覺得家提出了一個意見,說是不是跟觀象授時有關,不一定就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完整記載最早只能推到戰國,但無論如何冬至等都能看見。站在哪兒看?這個觀測點基本上就在扇面的圓心的位置,考古學家做了推算,經過發掘,發現基本就位於他們推算的那個點,有一個圓的夯土柱,上面有一個石片。

中國古書《尚書》的第一篇就是《堯典》,《堯典》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觀象授時。真正的觀象授時是要看天象,就是《堯典》里說的四中星,就是在二分二至(春分秋風,冬至夏至)的時候看在一定的時間哪一個星到了固定的位置,而觀測的地點是不同的。但是不能天天看星星,若是陰天看不見怎麼辦?設想他們造了陶寺這個建築,就象一個大日晷一樣。這個發現,許多天文學家都很震驚。

相關視頻

感知晉魂之陶寺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