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廉伯公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廉伯公館
圖片來自sohu

陳廉伯公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關逢源路沙地一巷36號,在荔枝灣涌邊,為一座歐式風格樓房,公館民國時曾是荔灣俱樂部,是粵系、桂系軍界高官雲集的場所。1993年8月9日被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保育

2010年10月,有不少攝影發燒友發現,陳廉伯公館裡那條著名旋轉樓梯的精美欄杆已遺失大半。樓宇也變成了施工隊的臨時宿舍。荔灣區文廣新局表示,他們沒有允許任何工人拆卸樓梯欄杆,原因是因陳舊而造成連片脫落,欄杆的拆件監理部門有保留,會進行修復並改造成博物館開放。[1]

建築

主樓坐東朝西,鋼筋混凝土結構,首層用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樓高五層,有法式的半地下室。首層正門入口兩側各設一壁燈。外牆水刷石米,巴洛克風格裝飾,有豐富的線腳。地面鋪大理石磚,柚木門窗,做工精細。樓南側設旋轉梯直上二至六樓,原有木扶手,鑄鐵樓梯欄杆。主樓外觀及樓內主要結構保留完好,原來建有庭院,後改建為宿舍樓,現時已清拆。現主樓西北角有西式小亭,與公館的涼亭相對。頂層為四檐滴水的中式大屋瓦面裝飾,呈現出中西結合的建築特色。

歷史

民國

建於中華民國1930年代,屋主陳廉伯,曾任英國滙豐銀行買辦,後任廣州商團團長,廣東省商團總團長。曾作為荔灣俱樂部,是洋務工人及工商界知名人士的聚會活動場所。1946年轉作兩廣監務公署辦公地點,設憲兵把守。

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當局改作廣東省水利廳宿舍,頂部瓦面被拆並僭建多一層以「安置」職工,後園部分園地被占用作小商鋪。至2010年春節前因荔枝灣進行揭蓋復涌工程才遷出。1993年被當局選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參考文獻

  1. 最美旋梯樓太破敗 街坊憂影響荔枝灣景致. 新快報. 2011-11-16 [2012-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