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倫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倫烱
漢字 陳倫烱
白話字 Tân Lûn-kéng
臺羅拼音 Tân Lûn-kíng
表字
漢字 次安
白話字 Chhù-an
臺羅拼音 Tshù-an
表字
漢字 資齋
白話字 Chu-chai
臺羅拼音 Tsu-tsai

陳倫烱,亦作陳倫炯福建省同安縣人,次安[1],又字資齋 [2]

生平

1726年(雍正4年)奉旨調任前往台灣,接任林亮擔任台灣鎮總兵

陳倫烱後官至浙江水師提督,其著作《海國聞見錄》詳細記載了臺灣及其附近島嶼的自然、人文地理狀況,是一部有較高史料價值的著作,廣傳於世。書中收入《大西洋記》、《小西洋記》、《東洋記》、《東南洋記》、《南洋記》、《南澳氣記》、《昆侖記》及《天下沿海形勢錄》。這些著作提供了豐富的海洋地理資料,被後人所引用。

參考文獻

  1. 清史館傳稿 ,6320號
  2. 清朝文獻通考 ,224卷

參考文獻

  •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前任:
林亮
台灣鎮總兵
1726年上任
繼任:
王郡
前任:
林亮
台灣水師協副將
1723年上任
繼任:
魏大猷
前任:
魏大猷
台灣水師協副將
1726年上任
繼任:
康陵
前任:
祈進忠
台灣水師協副將
1732年上任
繼任:
高得志
前任:
戴憲宗
澎湖水師協副將
1723年上任
繼任:
董方
前任:
陳勇
澎湖水師協副將
1732年上任
繼任:
章隆

對外連結

陳倫炯.台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