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下轄5個專業地質隊、1個物探測量隊、1個水文隊、1個勘察院和1所技校,分布在西安、銅川、渭南、榆林、 咸陽等地,在職職工3334餘人,其中高、中級技術人員800多名。 建局50年來,幾代煤田地質工作者的足跡踏遍了三秦大地和祖國的山山水水,先後探明了渭北、黃隴、彬長、神府等著名煤田,提交各類地質報告280餘件,累計提交煤炭儲量1600多億噸,占全國煤炭探明儲量的1/6,奠定了陝西省[1]煤炭資源大省地位,為我國能源開發戰略西移提供了可靠的資源保證。

機構簡介

全局現有各類設備1250台(套),固定資產2.11億元。

主要從事專業:1、煤炭資源地質調查及勘查;2、水文地質調查及水源勘探;3、煤層氣資源調查及勘探開發;4、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勘察;5、地球物理探礦,工程測繪;6、各類樣品化驗測試;7、地質工程監理等。年生產總值1.4億元,是一支技術過硬、裝備精良、能征善戰、功勳卓著的勘查隊伍。

建局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我局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科研促生產,一大批技術人才脫穎而出。近年來,4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人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被授予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獲陝西青年科技獎,3人榮獲「孫越崎青年科技獎」,1人獲得李四光地質科學獎[2],12人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九五」期間完成地質科研項目18項。其中一項獲煤炭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二等獎。主持完成的國家一類地質研究項目《鄂爾多斯盆地聚煤規律及煤炭資源評價》,經過6位院士和7位國內外知名專家鑑定,該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於199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研究人員受到江澤民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局屬一八五隊和一八六隊分別榮獲「國家勘查功勳單位」和「煤炭部勘查功勳單位」稱號。

21世紀是充滿希望與挑戰的世紀,全局職工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把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與煤田地質工作實際結合起來,根據我省煤炭工業建設的戰略布暑,認真做好煤炭資源戰略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圍繞構造「西部大慶」的宏偉目標做好服務於煤轉油的煤質勘查研究和試驗,為促進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貢獻力量。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以高新技術為依託,進一步提高以高分辯率地震勘探為核心的綜合勘查技術水平,突破礦井5米以下斷層的探測技術,為礦井高產高效提供地質保障;研究總結煤層氣地面抽放技術,開展采動區煤層氣抽放試驗,為減少礦井瓦斯災害和瓦斯排放對大氣污染探索有效途徑。大力發展地面物探找水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擴大延安——榆林黃河沿岸及渭北等嚴重缺水地區深層找水成果,為山川秀美工程提供水源支持;開展鑽探技術創新,發展定向斜孔、非開挖和旋挖鑽進技術,提高路橋和高層建築基礎工程施工能力;加快地質成果數字化進程,進行數字礦區、數字井田和GIS系統研究開發。

視頻

陝西省煤田地質局 相關視頻

陝西省地質調查院關於淺層地熱
陝西省政府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第十五場新聞發布會

參考文獻

  1. 陝西省概況 ,中國網,2009-11-27
  2.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章程(2006年10月20日) ,李四光地質科學獎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