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陝西榆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陝西榆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17年11月23日,科學技術部公布通過驗收的第五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名單,榆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驗收。

2017年11月23日,科學技術部公布通過驗收的第五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名單,榆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驗收。

目錄

機構簡介

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城北10公里處, 2009年5月啟動建設,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分南北兩區和傳統農業改造區三部分。北區規劃有培訓服務中心、農科所試驗園、設施農業園、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生態林果業園、農產品加工園、水產品養殖園和觀光農業園;南區規劃有高效有機種植業園、苗木花卉園、優質牧草園、長城旅遊觀光園、生態畜禽養殖園和農產品加工[1]園;中間連接部分為傳統農業改造區。示範區規劃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並配有完整的供排水、供電、供熱系統,污水、垃圾循環利用,布局嚴謹,設計科學

園區簡介

榆林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位於榆林城北10公里處, 2009年5月啟動建設,規劃面積13.8平方公里,分南北兩區和傳統農業改造區三部分。北區規劃有培訓服務中心、農科所試驗園、設施農業園、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生態林果業園、農產品加工園、水產品養殖園和觀光農業園;南區規劃有高效有機種植業園、苗木花卉園、優質牧草園、長城旅遊觀光園、生態畜禽養殖園和農產品加工園;中間連接部分為傳統農業改造區。

示範區規劃了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並配有完整的供排水、供電、供熱系統,污水、垃圾循環利用,布局嚴謹,設計科學。已建成了51座日光溫室、86座塑料拱棚、2100平方米的現代化智能溫室和630畝脫毒馬鈴薯[2]良種繁育示範基地,已完成農業信息中心大樓和附屬樓建設,新修區內道路15.68公里、公路11.79公里,供水、供電、通訊、排污和美化、亮化工程已開工。入區的項目36個項目,其中種養殖業項目6個、農副產品加工項目25個、倉儲、銷售、服務業項目5個,總投資達25.2億元,達產後可實現產值63.4億元。

功能規劃

根據農科園區的現狀地形、產業布局特點和榆陽區對農科園功能的要求,從整體布局結構上劃分為13個區:核心區、良種繁育試驗區、高效有機種植業區、現代設施農業區、現代畜禽養殖示範區、生態林果業區、農產品加工區、傳統農業改造區、苗木花卉區、優質牧草種植區、特色水產養殖區、觀光農業區和新農村建設區。

1)核心區

核心區面積為1100畝,區內有農業科技示範園管理委員會、銷售中心、培訓中心、檢驗檢測中心、職工住宅區、人防工程、學校、醫院和農業博物館,並在沿街道路兩側建立商業銷售網點,同時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設立公廁等公共設施。另外,在管委會南面設立30-50米寬的廣場。

2)良種繁育試驗區

良種繁育試驗區面積為2310畝,區內主要由榆林農科所建設,重點開展高產高效和特色馬鈴薯品種繁育試驗,設有馬鈴薯開發中心、小雜糧研究室、蔬菜研究室、糧薯研究室、綜合測試室、技術開發科、試驗農場等。

3)高效有機種植業區

高效有機種植業區面積為940畝,區內重點開展陝北特色小雜糧(各類雜豆、燕麥、攸麥等)、特色玉米(如甜玉米、彩色玉米、糯玉米)和特色瓜類(如奇形南瓜、彩葫蘆等)的種植示範。堅持以經濟效益和品種質量相結合,研究開發良種良法配套的現代小雜糧種植技術,把良種引進和自主研發創新相結合,繁育出具有陝北地方傳統特色的綠色健康高營養價值高質量高市場競爭力的小雜糧品種。重點抓好生產種植全過程,做強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發展,培育地方龍頭企業,打造自主品牌。

4)現代設施農業區

現代設施農業區面積為2255畝,區內重點進行大棚溫室蔬菜、瓜果和果品栽培。結合不同層次的溫室大棚,進行綠色有機蔬菜和反季蔬菜生產技術示範,推廣蔬菜、瓜果和果品三大類的品種。在此基礎上,結合榆林城市發展需要,適當發展部分花卉和特色林果品種。

5)現代畜禽養殖示範區

現代養殖業區面積為1780畝,區內以高技術、現代化為理念,採用綠色生態養殖技術、循環農業,重點開展沙地種植高產優質牧草,進行作物秸稈過腹還田,採取現代化規模棚舍設施和生態有機方式進行豬、羊、牛、驢、雞等畜禽飼養,採取沼氣等循環農業技術處理畜禽糞便和污水,形成零污染排放。

6)生態林果業區

生態林果業區面積為2225畝,區內結合果園採摘和防沙治沙需要,開展林果種植和引進試驗特色林果品種。試驗引進適合乾旱半乾旱區生長的經濟林木品種,選育適合黃土塬自然條件的優質林果品種,尤其是高附加值的經濟林果品種,示範帶動榆林市黃土塬和沙生林果業產業化發展。

7)農產品加工區

農產品加工區面積為2130畝,區內主要引進與農業和農村發展有密切關係的近200企業進駐農科園加工區: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企業、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總部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畜禽屠宰與肉食加工企業、飼料加工企業、農機具生產銷售企業、農村新能源和建材企業等。同時,這些企業要根據其自身發展狀況、環境狀況和整個園區的總體規劃要求,將由西向東、由北向南排布:環保標準最好的企業放在西部,次之放在東部,大企業設置在北部,小企業設置在南部,即小而環保狀況較好的企業靠近核心區。

8)傳統農業改造區

傳統農業改造區面積為2130畝,區內推廣設施農業、特色高效玉米和馬鈴薯種植,實現高產高效農業發展,同時改造陡坡荒地,發展城郊果園業,另外,在開展生態養殖的同時,提高能源的循環利用效率,加大農村沼氣的開發。

9)苗木花卉區

苗木花卉區面積為630畝,區內以榆林適生的常綠針葉樹種苗木為主要品種,如樟子松,結合城市發展需要,積極引進適合於城市道路和公園綠化建設需要的花卉盤景和行道樹品種,進行栽培、繁育和示範。

10)優質牧草種植區

優質牧草種植區面積為920畝,該區結合草畜養殖業發展,通過改造荒沙灘地,引進、示範種植優質牧草,建成特色草畜業示範區,進行優良牧草種植科技示範,提高牧草生產能力,保障草畜養殖業發展對草料的需要。

11)特色水產養殖區

特色水產養殖區面積為400畝,該區要引進優質水產品種類,尤其是高價值冷水魚類和觀賞魚類,進行繁殖推廣,既能突出地域特色,促進榆林傳統水產養殖業的創新發展,滿足榆林區域經濟發展對不同水產品種類的消費需求和對觀賞魚類的需要,又能使農科園形成有山有水的田園景觀,提高農科園作為一個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的生態效應。同時,建立榆林沙地農業生態系統全面功能綠色發展理念,結合休閒觀光農業發展需要,發展錘釣休閒項目。

12)觀光農業區

觀光農業區面積為2520畝,區內重點建設五角作物綠園和六角植物綠園兩大項目,採用高科技材料和獨特形狀設計,建成集觀光、餐飲、游泳、體育、健身、娛樂、休閒於一體的大型溫室綜合設施,結合常樂堡長城修建項目,給榆林城市居民提供一個常年綠色的觀光休閒娛樂場所。

13)新農村建設區

新農村建設區面積為500畝,該區以城大圪堵村為基礎,按照國家有關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方針和要求,進行改造建設,建設成為具有榆林地方特色的新農村建設示範基地。

14)基礎設施

農科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道路、供水、供熱、污水和垃圾處理、標誌、廣場等方面,以及防護林體系建設。道路建設將分成5個等級,路燈將採取太陽能路燈和風能路燈,道路綠化將採取常綠針葉樹種,綠化帶將採取自動節水滴灌和噴灌技術。

污水和垃圾處理將採用沼氣技術和循環農業理念進行建設,沼氣用作供熱補充能源,沼液經處理後用於防護林和道路綠化帶灌溉,沼渣用作綠化帶肥料,實現園區零污染排放。

固體垃圾和不可利用的作物秸稈經處理後用作供熱燃料,形成園區內污水和垃圾處理循環利用,不向園區外排放,保護園區周邊生態環境。園區四周、園區內不同功能區之間以及不同地塊之間,將建設防護林,改善園區小氣候,保障園區各建設項目功能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