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降雹過程之形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降雹過程之形成》,蘇聯70年代冰雹形成及其防禦的重要著作。G. K.蘇拉克維立奇、別別拉西維里、勒普乞伐合著。英譯本以色列科學翻譯計劃處譯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967年出版。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全書共208頁,分5章,第1章討論對流雲中垂直氣流; 第2章研究對流雲中水滴的增長及累積帶的形成; 第3章討論雹的形成及增長; 第4章為雲與降水的雷達研究;第5章為抑制雹的方法及效果。其後為結論。根據蘇聯反映,蘇拉克維立奇在本書中的冰雹形成理論符合實際。利用此理論所提出的消雹辦法,在蘇聯各地實施,效果很好。但歐美許多國家近年來按照蘇拉克維立奇的方法進行人工消雹作業,效果不佳,人們甚至對「累積帶」在雲內是否存在,也抱懷疑態度。對於過冷水的爭食理論,實際上是靜態觀點,不符雹雲中過冷水的動態收支關係。但也有認為蘇聯的雹雲結構與其他地區不同,有其特殊性。總之,爭議很多,說明此書所提出的理論及防雹方法,已引起世界各地消雹工作及形成理論界的重視。

作者簡介

G. K.蘇拉克維立奇 (G. K. Sulakvelidge),蘇聯近代雲物理學家。對冰雹形成及人工消雹研究有重要貢獻。蘇聯國內防雹,長期以來是根據他的理論。本書是他的代表性著作。

相關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以「齊全、新穎、系統、科學、穩定」為編纂原則[1],選收了1985年以前出版的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500多個學科(包括主要學科及其分支學科)的名著,以及世界各大宗教的重要典籍。其中有科學上各主要學派[2]的代表作,文學藝術上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宗教上各主要宗派的主要典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著作。大多數著作反映實際情況,符合歷史發展趨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也有不正確的、非科學的;但都有較大的社會影響。對所收著作,從其特徵、版本、作者生平、規模、主要內容、學術或藝術價值、社會作用等方面作出了簡要的詮釋。

視頻

降雹過程之形成 相關視頻

地球物理學專業精講
長安大學——地球物理學專業介紹

參考文獻

  1. (論文)百科全書的編纂體制與體例,道客巴巴,2015-07-08
  2. 第十講科學學派_圖文,豆丁網,2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