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降雨強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降雨強度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們國家優秀文明歷史的象徵,一直沿用至今,一個簡單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國人們的聰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成就了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輝煌。

名詞解釋

降雨強度,是指在某一歷時內的平均降落量。它可以以用單位時間內的降雨深度表示,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的面積上的降雨體積表示,降雨強度=降雨量/降雨歷時。

降雨強度是描述暴雨特徵的重要指標,強度越大,雨愈猛烈。計算時特別有意義的是相應於某一歷時的最大平均降雨強度,顯然,所取的歷時越短則求得的降雨強度愈大。降雨強度也是決定暴雨徑流的重要因素。

分級

我國氣象部門一般採用的降雨強度標準為:

1、小雨:12小時內雨量小於5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小於10毫米;

2、中雨:12小時內雨量為5-14.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10-24.9毫米;

3、大雨:12小時內雨量為15-29.9毫米,或24小時內雨量為25-49.9毫米。

4、暴雨。暴雨的定量標準,各地並不一致,視具體情況而定。氣象上大致規定暴雨按強度分三級:

⑴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3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50毫米;

⑵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7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100毫米;

⑶特大暴雨:12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140毫米,或24小時雨量等於和大於250毫米。

降雨在某一歷時內的平均降落量。它可以用單位時間內的降雨深度(mm/min)表示,也可以用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的降雨體積(L/(s·ha))表示,是描述暴雨的重要指標,強度愈大,雨愈猛烈。計算時特別有意義的是相應於某一歷時的最大平均降雨強度,顯然,所取的歷時愈短則所求得的降雨強度愈大,年降雨量高的地區常常出現高強度的降雨。

測量方法

目前,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如果你手邊沒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擔心,利用一些常見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制一個,效果也相

當不錯。取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紙制碗(可選用大小合適的方便麵紙碗),在其底部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後將碗放在一個無蓋的罐子上。罐內有一玻璃瓶,瓶口與碗底的小洞相接。簡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簡易雨量筒做好後,便可將它放在離地70厘米高處(筒口距地面的距離)承接雨水。雨停後,用秤稱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當於1毫米的降雨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