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陋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陋室》是賈平凹散文的代表作。

作品內容

陋室

陝西平民志之四

  推開一扇黑門,就進入一個世界了。一牆之外的陽光挺好,卻也有風,是從旁邊的高樓下過來的,壓縮了的,無形而尖硬;這門就隨身緊關,一切復沉淪於黑暗了。

  主人是玩墨的,這黑屋大致也和諧。「愛烏及屋」嘛,眼睛看墨的顏色多了,便從門縫裡斜射進來的三根五根的光線,光線的一切的生動里,也能欣賞出這一處墨用得勻,用得活,有其亮色和韻味。

  屋的開間是三米,入深也是三米,三三得九,如果再有一點縱橫,一切就好了,是一個囫圇數字的平方。再如果主人是一個無所為的人,一張桌子上置一個花瓶,插幾枝假花,玻璃下壓幾張影星美人圖,一個書架上放幾排油瓶,醋瓶,酒瓶,那也就滿足了,偏主人玩墨是玩在紙上的,這桌上桌下,書架里書架外,全堆放了紙卷,一屋子易燃之品。那麼,鍋盆碗盞,衣物用什就寸土必爭,竟然能巧妙地放下三個沙發:一個大沙發,白日迎賓待客,夜裡供兒子安眠,鬼知道兒子卻能在沙發上長就那麼高個子!兩個小沙發,永遠是夫婦享受的地方了,而且恰到好處,沙發前可以放一個永不熄滅的火爐。人以食為本,火爐上的水壺日夜是醒着的。醒着的是難受的,所以總嘮嘮叨叨。

  主人常常在沙發上坐了,取笑水壺不曠達。

  當然,始終不醒的是另一個房子,長沙發緊邊的地方,有一個門洞。門洞沒有帘子,好了,這正是黑帘子,永遠於所有來客是一種神秘。如果有一隻貓進去,放大了瞳孔,就知道這是主人的臥屋,七平方米的,妙在安一張雙人床,不松不緊。而又是從床上到床下,是書是報是紙卷。一個黑封了的窟,最宜於入靜,因此主人一直未失眠過。

  蜈蚣有一百條腿,但並未嫌棄過腿多,雲鶴有兩條腿,但也並未抱怨過腿少,甚至它落下來,還喜歡一腿獨立!實在沒有地方讓家具立腳,因為人腿太多了。惟高高的亂紙堆上,明亮亮是一台小小的座鐘,座鐘里有一貓頭鷹,怪眉怪眼。貓頭鷹是夜之魂,能在這裡最好,滿屋有了一種莊嚴感。

  臉一日洗幾遍,臉還是不乾淨,眼一生不洗,眼永遠是亮的。空餘的地方發揮不了拖把和掃帚的功能,也就不去花那份錢,反正人是活動的,是天生的避塵珠。奇怪的是空氣沒有因空間狹小而稀薄,為了看清人之呼吸,就以香煙為有形的空氣,吸進一口,吐出三口,裊裊扶搖到屋頂,祥雲籠罩大可在俯察品類之盛後,再可仰觀宇宙之大了。

  主人的不修邊幅,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也。

  但臥屋裡掛有一把胡琴,外室里懸有一柄長劍;胡琴被塵土封住,又沒彈,但它響動的是一首無聲的音樂,長劍被塵土封住,但它舞動的是一幅無形的英姿。當屋垂吊的一盞電燈,視認為一輪太陽,門後掛着的一片圓鏡,視認為一輪月亮,太陽永不落,月亮永不缺。兒子說:還有八顆星星,兩顆在他臉上,兩顆在媽媽臉上,四顆在爸爸臉上,因為老子有一副眼鏡。夜裡或許斷電了,爐火光亮,人之初是善的,人之影卻詭變,在四面牆上忽大忽小,忽長忽短,自己常常為自己吃驚和感動。

  工作了一天,身心都十分疲倦了,進入這個世界,窄小卻溫暖,昏暗而安妥,無害人之熬煎,亦無被害之惶恐。男的有妻,女的有夫,夫妻有子,有酒且飲,無酒清談,隨形適意,其樂無窮。夫婦又坐在兩個小沙發上了,看蘆葦頂棚上老鼠打架,打得那麼激烈,結果就一隻掉下來,不免說一聲「有什麼過不去的!」然後觀起西牆上的裂縫。裂縫好寬,斜斜下來,有分有合的圖案,看做是一棵禿樹,也看做是一個枯筆字,更多的看做是抽象的畫,常看常新。最得意的,也最欣賞不夠的是東南牆角上的蜘蛛網,大若雨帽,經緯高超,塵煙熏迷,絲粗如繩,那是人工所不能及的藝術品啊!

  主人是搞藝術的人,人亦成了藝術。這藝術真美。

  主人是誰,說出來我知道,你知道,而且在這個唐都古城裡的差不多的有職有位的更知道。因為在他們寬敞明亮豪華的住宅里,掛滿了通過各種渠道得來的行、草、隸、篆字幅,且常常對來訪者介紹說:「瞧,這字絕吧,我們這兒傑才濟濟,這便是著名的書法藝術家薛鑄寫的呀!」

  草於1986年1月9日夜[1]

賞析

真正的美不在於物質的奢華而在於精神的豐滿(善待生活的態度);環境好壞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或品味;有藝術追求或人生追求的人往往生活得很充實;以達觀的心態面對人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

作者簡介

賈平凹(1952年-),男,中國大陸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副主席。

現在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人,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