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陳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陳鴿

[圖片網址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中文名字:

人物簡歷

 陳鴿,1958年10月24日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一個教師之家[1]。父親陳守義、母親李雲彩都是從教多年的老教師。陳鴿在姐弟4人中,雖然年齡最小,父母對他從不嬌慣[2]。6歲的時候,他就自己動手洗衣服。嚴格的家教,陳鴿從小養成了勤勞的習慣和正直的品格。在幼兒園中班時,他主動幫助阿姨掃地、擦桌子。幼兒園的阿姨都誇他說:「這孩子太懂事啦!」[3]   1966年3月1日,陳鴿進入船營區第十二小學讀書。憑着自己的努力,他在班上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隊,並被評為優秀學生[4]。   1972年3月1日,陳鴿進入吉林市第十五中學。他的思想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他對同學們說:「一個人活在世上,本是不容易的,哪能都是好事連着好事,沒有磕磕碰碰?雷鋒小時候吃過那麼多苦,可是他心中想的都是別人,做人就要當這樣的硬漢子,不當懦夫……」陳鴿靠自己的言行博得了全班同學

的信任和尊重。不久,他被選為班級體育委員。   1973年4月的一天早晨,為了迎接全校春季運動會,同學們都在做着各種準備。陳鴿領着同學們在操場上練習投手榴彈,有一名同學用力過偏,手榴

彈朝標槍場地飛去。陳鴿見勢不妙,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把呆站在標槍場地的同學猛地推開。不料,對面同學的標槍飛了過來,陳鴿為了救同學,自己的

小腿被標槍扎傷。他捨己救人的行為,受到了學校的表揚和同學們的讚譽。   陳鴿以雷鋒為榜樣,處處起學生幹部的表率作用。同學之間鬧意見,他充當調解員;同學有病,他帶頭去探望;同學耽誤了功課,他主動幫助補習。

班級有什麼勞動,他總是搶在前頭、干在前頭。    1974年,五四青年節前夕,陳鴿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他戴着閃光的團徽高興地回到家裡。母親鼓勵他說:「入團只是你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應該謙虛謹慎,更進一步,向着共產黨員的目標前進。」不久,陳鴿就向學校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1977年夏天,陳鴿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中學時代

的學習生活,到永吉縣雙河鎮稗子溝插隊落戶。   當陳鴿來到稗子溝的時候,這裡的集體戶簡直要散攤了,知識青年們已經散了心。陳鴿來後,像一塊磁鐵,把大家緊緊地吸引在一起。同學們選他當

戶長,隊裡讓他當民兵排長,大隊讓他當團支書。他任職頭銜多,常去鎮裡開會,但是他從不報銷旅費,不要補助費。每逢年節,他總是讓同學們回城同

親人歡聚,自己留在集體戶里看家。   陳鴿的心像一團燃燒的火,時刻溫暖着別人。農民陳玉和家裡缺水桶,他就買了悄悄地送去。天冷了,老農國福還沒穿上棉衣,他就把自己的棉襖脫

下來送給老人。農民張君想買幾張纖維板鋪炕,很久沒有買到,陳鴿記在心頭。一次,他回城辦事,在街市上看到了纖維板,就買了3張。纖維板很大,

上汽車不方便,他就步行背到火車站,下了火車,又一直背到稗子溝。短短的兩年時間裡,陳鴿為鄉親們做了多少好事,誰也記不清。

  1979年7月,陳鴿被招工回城,到吉林市木器廠當了一名油漆工。陳鴿對工友說:「我們這一代肩負着四化建設的光榮重擔,沒有文化知識不行,不

掌握科學技術不行,要想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就得加倍努力學習。」1980年夏天,木器廠舉辦業餘文化補習班,陳鴿參加了化學班學習。他上

課全神貫注地聽講,課後認真完成作業,還把書帶在身上,有空就拿出來學習。在工作實踐中,陳鴿深感學習外語的重要。當時他的家境不寬裕,但在父

母的支持下,自費考入吉林市科技館舉辦的業餘日語學習班。為了生產、學習兩不誤,他常常一天干兩天的活。晚上,再趕10餘里路去上課。就這樣,無

論是數九寒冬,還是酷暑炎夏,陳鴿從不間斷學習,經常手捧書本背誦單詞、朗讀課文。功夫不負有心人,陳鴿終於以優異的成績結束了在日語班的學

習,達到了大專水平,承擔了木器廠日文資料的翻譯工作。

  刷油是木器廠里一項很艱苦的工作,通常要有兩年的時間才能出徒。陳鴿靠一股鑽勁,只用了9個月時間就能獨自操作,而且還學會了中高檔出口家

俱的刷油工藝。他的師傅梁桂英自豪地說:「我這幾個徒弟,就數陳鴿踏實,學什麼會什麼、幹什麼像什麼。」

  1983年2月,經廠里推薦和市-嚴格選拔,陳鴿考入吉林市警察學校。他說:「能當上一名時刻保衛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人民警察,是我一生中最

美好的願望。」看到兒子穿着雪白的警察制服,戴着鮮紅的帽徽和領章,母親語重心長地說:「鴿子,你知道嗎?那帽徽是什麼?是國徽。那領章是什麼?

是國旗。你只能給它爭光,絕不能給它抹黑。做公安工作的,要頭清眼亮,是壞人不能放跑他,是好人不能冤枉他。」父親也說:「社會上還有不正之

風,決不可憑着手中的權利謀取私利,要乾淨,要廉正,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廉潔奉公、艱苦奮鬥的本色。」

  1983年4月15日傍晚,陳鴿的愛人張麗君要分娩。陳鴿懷着要做父親的喜悅把愛人送進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是難產,他急忙騎車回家,想把這消息

告訴老人們。當他行至市人大常委會門前時,突然發現一名婦女倒在地上,一輛裝着土豆的人力三輪車扔在一旁。陳鴿立即跳下自行車,一看這位婦女的頭部還在流血,已經陷入昏迷狀態。陳鴿急忙攔住一輛過路的汽車,親自把受傷的婦女送到醫院搶救。陳鴿掏出自己的錢,為這位婦女交了治療費,一直

忙到病人脫離危險。原來,這位病人名叫張麗花,是豐滿區白山鄉的農民,早晨去農貿市場賣土豆,晚上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犯病,自己從三輪車上摔下

來。陳鴿設法把病人的丈夫找到醫院後,才悄然離去。後來,張麗花費了好大勁才打聽到救命恩人是吉林市警察學校的學員。   警校學習結束了,陳鴿因為成績突出,被評為優秀學員。作為一名公安幹警,陳鴿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決心按照公安人員的「八大紀律十項注意」

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一天,陳鴿下班回來,看見桌上擺着四瓶名酒和一條高級香煙。他問愛人:「小君,這是哪裡來的?」原來,妻

子有一位好友的哥哥因流氓問題被勞動教養,想托陳鴿給說說情,提前解除處分。陳鴿說:「這怎麼行?」妻子為難地說:「這東西咋往回退呀?」陳鴿想

了想,轉身跑到商店,打聽到了這些禮品的價格後,同妻子一起到那位朋友的家裡,講了執法不能徇私的道理並如數送上了禮品錢。

  1983年5月,陳鴿被分配到吉林市昌邑區公安預審科擔任記錄員。到任不久,他就向黨組織表示:要用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他說:「人活着,總要有點奔頭,特別是年輕人,如果胸無大志,碌碌無為,也就失去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正是有這種奔頭,他自強不息,

奮發向上。為了儘快熟悉公安業務,掌握對敵鬥爭本領,他鑽研和翻閱了大量的業務書籍,寫了一本本讀書筆記。每當科里組織複雜案例分析會,他總是

認真地聽,默默地記,並把典型案例中的詢問技巧和方法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為做好預審記錄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陳鴿在預審科工作近10個月的時間

里,和楊作田一起破獲各類案件80多起,為偵察部門提供各類案件線索49件。一次,為了審理一起詐騙案,陳鴿和楊作田駕駛摩托車,頂着刺骨的寒風,

苦戰4個晝夜,往返10餘個村鎮,行程千餘里。一天晚上,摩托車的照明燈支架壞了,陳鴿只好用手扶着燈,行駛30餘里,完成了任務。

  在集中打擊刑事犯罪分子的日子裡,陳鴿接受了一個緊急任務,要求一天內送出18份急件。他騎着自行車,行駛在吉林的大街小巷。他忘記了嚴寒,

忘記了吃午飯,直到下午3點多鐘,他感到肚子餓了,此時,還有8份通知書沒有送完。他下車緊緊腰帶,又踏上了行程,當送完最後一份通知書的時候,

已經是晚上10點多鐘了。   1984年2月27日,夜很深了,陳鴿還坐在燈下,寫着自己的思想總結。他想起到明天就是自己進入公安戰線一周年,感慨萬千。他寫道:「……這短暫的一年,在我眼裡,就像風馳電掣急閃而過,當走了一程,就像負重的腳夫一樣,放下挑子,回頭看着自己走過的這一段不平坦的路程,從中應該克服自己哪些缺點和不足?如何做好本職工作?都是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做什麼都沒有一帆風順的,它既有坎坷,又有平坦;既有曲折,又有順利;既有艱辛,又有歡樂;既有雷鳴雨驟,又有飛霞流雲……」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深刻理解。   這天晚上,陳鴿睡得很晚。第二天早晨,他起得很早,自己炒了一點飯,給妻子煮了幾個雞蛋。飯後,他換上平時最喜歡穿的褐色的確涼襯衫和藍白

色菱形圖案的睛綸衫,外穿一身新警服。然後,彎下腰來,輕輕在兒子的小臉上吻了吻……他的舉動使妻子感到納悶:陳鴿今天是怎麼了,莫非有什麼大

的事情?當陳鴿出門的時候,妻子喊住了他:「鴿子,回來!」他停住了腳步,回過頭,微笑地問妻子:「有什麼事?」張麗君手拿10元錢和5斤糧票遞過去

說:「月底了,媽怕你沒有零花錢,昨晚給的,你拿去,中午記着吃飯,別傻乎乎地餓着。」陳鴿笑着接過來,轉身出去。妻子又喊了一聲:「鴿子,回

來。」陳鴿第二次回來,疑惑地問妻子:「有事?」妻子親切地問:「你中午回來不?」陳鴿退出門邊走邊說:「興許不回來了。」這是他留給妻子的最後一句話。

學術成就

  1984年2月28日,同平常日子一樣,陳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上午,他在分局參加了談話,再次向黨組織表示了申請入黨的要求。然後,受命到哈達灣鐵合金廠執行公務。忙碌之中,他竟然又忘記了吃午飯。   下午3點,昌邑公安分局的電話掛到鐵合金廠,命令陳鴿火速趕到江北大橋南端執行緊急任務。   原來,20個小時以前,在吉林市龍潭區遵義路E區一號樓發生了一起特大0案。公安人員已經準確判斷出作案分子是吉林化學工業公司的青年胡曉東、張琦。根據作案現場發現的兩枚手榴彈蓋判斷,犯罪分子身上至少還有兩顆手榴彈。情況十分危急。為了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全市公安幹警緊急動員,投入圍追堵截兩名罪犯的戰鬥。市內各交通要道崗哨林立,撒開了捕捉罪犯的天羅地網。   下午4時許,陳鴿和楊作田一同來到松花江大橋南端執行堵截任務。這是由江北通往市區的咽喉要道,車水馬龍,人流熙攘。哨卡的負責人向執行公務人員介紹了兩名罪犯的體貌特徵後指出:我們堵截的是「二二七」特大0殺人案件的重大案犯,他們身上帶有兩顆手榴彈!如果遭遇,隨時都有流血犧牲的可能,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對那些戴口罩、圍大圍巾、不易辨認面孔的行人,更要注意。   陳鴿當即表示:「保證完成任務,寧肯犧牲自己的一切,也絕不能讓罪犯從自己身邊溜掉。」他上崗後,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每一輛車、每一個行人上。他用犀利的目光探索着,用敏捷的動作檢查着,短短兩個小時,他同戰友們先後檢查了上千台車輛和幾千名過路行人。   暮色蒼茫,華燈初放。松江大橋的車輛和行人還是南來北往,絡繹不絕。在戰友的替換下,陳鴿來到附近的小飯店。匆忙吃了晚飯,又回到了崗位上。   時針指向7時35分,一輛由吉林站開往江北方向的4路無軌電車在橋頭檢查站接受檢查。陳鴿、楊作田和一位執勤民兵分別從前、中、後3個車門同時登上電車。車內擠着四五十名乘客,胡曉東和張琦這兩名罪犯就在車廂內,他們身上插着一顆已擰下安全蓋的手榴彈,彈弦就掛在他們的手指上……看見警察走上來,兩名罪犯如驚弓之鳥,慌忙從座位上站起來向前移動。這立即引起了陳鴿和楊作田的警覺。他倆的腦海里閃電般地出現通緝令上描述的罪犯特徵:張琦,22歲,體態較胖,長臉、小眼、嘴較大,下嘴唇外翻,身高168米;胡曉東,身高167米……與此同時,兩個罪犯感到末日來臨。張琦癱坐在車廂左邊的座位上,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一聲巨響,罪犯倒斃車內,所幸乘客無一傷亡。這時,胡曉東猛一轉身,揮動左胳膊,陳鴿馬上判斷出罪犯想拉斷手榴彈的拉火弦。胡曉東的周圍乘客較多,手榴彈0,後果不堪設想。千鈞一髮之際,陳鴿奮不顧身地撲了上去,和罪犯胡曉東緊緊靠在一起,嗤嗤作響的手榴彈夾在陳鴿和罪犯之間……陳鴿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橫飛的彈片,車內除了一名乘客受輕傷外,余者安然無恙。   陳鴿為保護乘客生命安全英勇獻身的壯舉震動了吉林市、震動了吉林省,也傳遍了全國。-授予陳鴿「全國公安戰線一級英雄」稱號,吉林省人民政府命名陳鴿為「黃繼光式英雄民警」,中共吉林省委追認陳鴿為中共正式黨員,共青團吉林省委授予陳鴿「模範共青團員」稱號,他的母校也為英雄立了塑像。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