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巳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陳巳生(1892年6月17日-1953年8月3日),浙江海寧人,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家、政治人物,中國民主促進會的發起人之一,基督教新教教徒。
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和西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2]。
簡介
1893年,陳巳生生於浙江海寧一個書香門第,父親陳汝康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曾參加「公車上書」。陳汝康病逝時,陳巳生年僅6歲。因父親陳汝康常年旅居北京,所以幼年陳巳生的教育由叔父陳汝楨照應,陳汝楨為陳巳生聘請他們家的姻親王國維為私塾教師。癸卯學制頒行,陳巳生進入本鄉的公立學校念小學。父親病逝後,陳家家道逐漸衰落,陳巳生小學沒有畢業便不得不棄學,1908年到上海其表叔開設的同興洋貨行當學徒。其間,進入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夜校學習英文,後受洗成為基督徒。後來經父執張元濟介紹,到上海商務印書館當學徒學習銅板刻鑄。在商務印書館工廠兩年,他參加並組織了各種工人業餘活動,在此期間還受基督教青年會影響,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1915年,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將陳巳生聘到該會工作,八年內由練習幹事升到主任幹事。1915年至1927年,他一直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任職。其間,1924年被派往鄭州基督教青年會任總幹事,任至1929年,因為會務活動而與駐軍河南的「基督將軍」馮玉祥結識。1927年,經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委員會總幹事余日章推薦,陳巳生到歐美多國遊歷和留學。自美國俄亥俄大學肄業。1930年回國,任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委員會助理總幹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陳巳生任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董事長、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兼人民監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他是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第一屆常委和第二、三屆委員。
在抗美援朝運動中,陳巳生任華東抗美援朝總分會第二副主席,還任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華東暨上海慰問分團團長,1951年隨團赴朝鮮慰問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1951年3月,慰問團團長廖承志和陳沂等人一起,與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和政治部的人員談了許多問題,突出地感到中國人民志願軍急需飛機、大炮。廖承志和陳沂等人共同商量,特別是和慰問團的工商界人士商量稱,慰問團回國後是否可以開展一個捐獻飛機大炮運動。慰問團的陳巳生乃在彭德懷為慰問團舉行的宴會上率先公開提出了這一倡議。由陳巳生首先提出的該倡議此後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響應,後來成為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發布的六一號召的一項內容。
1953年8月3日,陳巳生在上海因腸癌病逝,享年60歲。
視頻
陳巳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常識積累】三大宗教,搜狐,2019-07-27
- ↑ BBC宗教紀錄片《基督教歷史》,搜狐,2015-10-16